阅读历史 |

第558章 什么样的人才最重要(第四更,求订 (第2/2页)

加入书签

“可是目前全世界氨合成塔最大生产能力,也就是200吨,也就是我们目前采用的这个技术,600吨,一下增加了三倍!这個难度很大啊!”

当初为什么选择联合线,就是因为技术难度低,公司的德裔专家在德国时就参与过200吨设备的生产研究,现在只不过是将三套设备整合在一个厂区,共用部分设备,从而降低设备成本,减少基建时间。

“可如果成功了话,成本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以上,公司的利润将会是非常可观的!”

随后李祖辉又说道。

“而且随着唐山、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的农业发展,他们对化肥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多,我的初步估计,五年后,仅仅只是唐山每年就需要进口100万吨化肥,而印度和东南亚,每年也需要进口100万到200万吨,每年两三百万吨的化肥市场是极其可观的,而生产设备的更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将有益于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欧美产品竞争。”

翻看着报告中对国内外市场的分析,冯继昌脸上露出几分惊讶之色,在报告中详细罗列了各国的土地亩数以及化肥需求量,甚至还计算了各国农民对化肥的需求的年增长,不得不说,仅仅只是这么一份数据,就已经让人非常惊讶了。

想了想,他便对李祖辉说道:

“如此说来,似乎很有必要搞这个啊,不过,你知道的,设备研制这一块,咱们这边当不了家,总公司那边专门的团队负责,嗯……”

想了想,冯继昌说道。

“正好,等过完春节咱们要派人去古晋的公司总部进行技术培训,到时候,你就过去培训,一来可以提高专业能力,二来,那边的专家很多。你可以和他们沟通一下,研究一下可行性,我呢,会把你的建议报告递交经理,相信韩经理他们也会很感兴趣的。”

公司怎么可能不感兴趣呢?

要知道这可是能赚钱的建议,当然了从技术上来说它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毕竟,日产量增加三倍,其中的技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如果能够取得突破的话,公司肯定能够获得非常丰厚的收益。

而且还能培训出一批出色的技术研究人员,无论怎么看,那边肯定都不会拒绝的,当天,冯继昌把报告送到了公司经理办公室。

正像他想象的一样,经理对此也是非常感兴趣,不过因为春节的关系,翻阅了报告之后,蔡经理说道。

“等春节过完吧,等过完春节我去总公司的时候会把这份报告带着。对了,还有那个年轻人叫什么来着?”

看了一眼报告,蔡经理有说到。

“嗯,李祖辉,今年总公司那边的的技术人员培训,让他也过去吧。论成功与否,像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一定要重点培养。”

虽然蔡经理自己并不是技术人员,但是作为商业管理人员,他很清楚,对于像洋丰这样的化工企业来说,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那些技术人员,尤其是有想法的技术人员,对于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他们所掌握的并不仅仅只是技术,同样还会指引技术方向的发展。

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给这样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接着他们又聊了一些工厂生产上的技术问题,他们讨论的无非就是如何降低能耗,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毕竟即便是分公司之间也是互相竞争的。

等到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蔡经理有对冯继昌说道。

“对了,冯工,过完春节你休个假,公司去年修建的度假村已经投入使用了,伱带着嫂子和孩子们一起过去休息休息。”

“谢谢经理!”

冯继昌笑到。他知道这是经理对他为公司推荐人才的奖励。

“谢什么,冯工是公司的老人了,一年到头忙个不停,技术上的事情可是没少辛苦,去休个假也是正常的。且休假也是我们的正常福利嘛。”

蔡经理笑着说到。

“好了,冯工,你先忙去吧,回去的时候记得给嫂子带个好。”

甚至在离开时,冯继昌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这就是公司无论在任何时候,公司都不会亏待自己的员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