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办酒坊 (第2/2页)

加入书签

清源县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七里村在县城东边,所以她入城都是走东城门,榆林村则在县北边。

那套宅子离县城很近,沈清打算把那里改成工坊做些生意。

她别处买的乡下房子也多是离县里较近的,通常都在五里之内。

“哎。”孤灯应了声,又赶着马车走了。

很快两人又出了县城,到了一处大宅院前。

这套宅子虽不比马家的大,但占地也有十余亩,主要是有个非常大的后院,且因是近几年新建的,宅子还挺新,是套四进的大豪宅。

沈清拿出钥匙,递给孤灯让他开门,旋即又让孤灯在前院等着,她则自个跑去了第三进院。

三进院里有五间西厢房被打通做成了仓库,这套宅子里以前的家具都还留着,但这五间房是空的,沈清便在仓库里放了一千多麻袋玉米。

旋即又跑去前院找到孤灯,带他来到后院。

后院占地足有五六亩,除了一排后罩房,一长排养殖棚子,一处小花园,还有三处小作坊,有大磨房,弹棉房和酿作房。

“孤灯大哥,你回头附近找些人手来,我想把这排后罩房打通,砌上一排长长的大火灶,改成一个大酒坊,旁边再加盖几间屋子,用来当仓库。”“酒坊?你还会酿酒?”孤灯一边打量着大院,一边好奇问。

虽说不少乡下人都会酿些果酒米酒,可酿得好的却不多。

除非是有酿酒秘方,能酿造出好酒来,才会做酒坊生意,毕竟自家喝也没必要弄个大酒坊。

“嗯,我家有祖传的秘方。”沈清点头。

她上辈子穿越前可是收集了不少方子,其中就有不少酿酒方子,再说上辈子她家在国外也有葡萄酒庄,她对酒生意还算熟,酿酒流程也懂一些。x33

孤灯低头看了小人一眼,看她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知为何总想笑。

但他到底没笑出来,世子爷走前可是交代他了,要把沈小姑娘当成主子一般敬重。

哪有下人笑话主子的。

于是点点头:“你要雇多少人?这工钱该跟人如何算?还有买砖石木料也需花费。”

沈清想了想,说:“我还要在这个宅子边上建个十五亩大的养殖场,三亩养猪,三亩养鸡,三亩养鸭,三亩养鹅,再三亩养牛骡,院墙要盖高些,屋棚也要结实一些,嗯……就雇五六十人,每人每月给三斗玉米,不管饭,叫他们吃饭从自家带,砖石木料也用粮换,前头院子的西厢房有六七百石玉米在,该够用了。”

这榆林村有七八百亩田地都是程师德的,就连这套宅子周边也有许多旱地和菜地,约有二三十亩,她打算把宅子边上再建个养殖场来,剩余土地再种些果树。

等办了酒坊,酿酒会消耗许多粮食,届时酒糟就可以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家禽家畜的粪便又可以发酵成肥料浇地,这榆林村就可以弄成一片生态农场了。

孤灯没想到刚说了酒坊的事,沈小姑娘又说起建养殖场了。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养殖场这种说法。

不过他也听懂是个什么意思了。

旋即认真算了算,十五亩大的院子,加上改建酒坊,五六十人两三个月该就能竣工了,毕竟养家禽家畜的屋棚可以简陋一些。

“那足够用了,买砖石木料最多二百石粮,加上工钱一块,二百五十石足矣。”

“嗯,余下的粮再让人打些大酿酒桶,买些酒坛子和酿酒工具来,家禽家畜的窝和食槽也要做干净些。”

“哎,好,我一会儿找这村里正问问,若人手能招齐了,明儿把牛大他们喊来监工。”

“嗯,你看着办就成,三个月内要建好了,再让牛大近段日子物色点这村里的人,有靠谱的届时雇来做长工。”

“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