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鬼主意真多 (第1/2页)

加入书签

说好榆林村的事,沈清一时也没让孤灯去找这边的里正,而是又让他带她去了县城南门外的一处宅子。

这处宅子离县里更近,出了城门一里多路便到了。

也是一套青砖瓦房,但房子不太好,挺老旧了,也就七间小屋子,当初她买这套房,主要是看中地契了,这房子前后院够大,且院子后头带着三四亩菜地,再则它离县城近,走路十分钟左右便能到城门口。

“孤灯大哥,这套宅子我要拆了重建,后院这片菜地也都是我的,一共有五亩多,我要建成三进大院,前两个院的房屋要开大窗门,跟县里铺子一样要有可以拆卸的门,后院的房屋盖两层楼,还要建几个染池,留些空地晾晒纱线布匹,我打算弄个染织坊来。”

沈清还打算弄个染织坊,也给县里和这周边村里一些妇人一个营生。

做织坊的房屋得明亮一些,不然对眼睛不好的。

她估算着这么大片地可以盖六十七间房屋,留三个院子,后院如果加盖二层楼就还能多一二十间,届时至少能容纳一二百人做工。

至于生产出来的布匹往哪里销,她到时候再想办法就是。

“……”孤灯默了下,才道:“哎。”

“那些粮若是不够用,你再跟我说。”

“哎。”

带他看完了这套宅子,沈清便回县里了。

她目前也就想到这两个生意,且酒坊今年还干不起来,因为现今当地还没有粮食产出,即使夏天下雨,收获粮食也要到冬季了,酿酒还是要粮食的。

不过酒生意她也不急,酿酒一年半载出酒都算快的,好酒都是要慢慢酝酿的。

她也不打算再从背包里弄粮食出来了,一来她背包里除了玉米,其他粮食拿出来不方便,二来这年头的粮食其实多要比后世的粮食香些,毕竟是不用化肥的有机作物,用来酿酒当然口感要好些。x33

到县里后,沈清让孤灯把她放在华盛绸缎庄门口,把四十多匹布料给搬到铺子里,便让他办事去了。

华盛绸缎庄离她家宅子只隔了一条街,晚上她和小桃一起走回去就是了。

铺子里还是冷冷清清的。

这铺子自从开业后,除了昨儿马家来拿过五十匹布,也就卖出几十尺布。

不过就昨儿马家买的料子,便让她的铺子赚了500两纹银。

因为马文会拿的都是缎料,丝绸种类很多,有绫、罗、纱、绢、绸、缎等等,其中较为轻薄的绫、罗、纱、绢、绸等都比较便宜,售价多在一至几两银子一匹,有些甚至不足一两。

而缎料通常都是重磅丝绸,不仅厚实,织法也较繁复,所以售价较高。

当然她铺子里的缎面,通常都是些带着云纹、暗花等较为简单丝织工艺的,售价在六至十两银子之间。

另还有更加繁复的织锦工艺,织锦不仅厚,还需要织出繁复图案,花纹通常五色绚烂,每匹锦缎都要耗费织工大量的心血。

一匹锦缎价低者也要一二十两银子,高者能达到数百上千两。

此外还有更加高大尚的织金、缂丝工艺不提。

沈清的铺子里只有六七十匹不太好的锦缎做镇店之宝,马文会昨日也从她铺子里拿了几匹锦缎,所以才花了500两纹银。

不过萧恒走时给她留了两箱上好的锦缎、织金面料,还有两箱狐皮貂皮,因为他马车送给她两辆,装不下了,便送给她了。

铺子里就只有邱掌柜在守店,她和孤灯把绸缎搬进来后,疑惑问:“小东家,这不是昨儿马家买的料子吗?”

“嗯,他送给我了,邱婶,你再清点下入库。”

“……哎。”

“对了,小桃姐呢?”

“小桃跟巧秀、巧月在后院呢。”

“那我去后院看看。”

“哎,好。”

沈清跑到后院,便看到邱掌柜的三个女孩正坐在屋檐下绣东西,三人有说有笑的。

邱掌柜的两个女儿,十三岁大的那个叫宋巧秀,十岁那个叫宋巧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