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四) (第2/2页)

加入书签

可他又不愿失去自己忠直的名声——这可是能被大人们赏识的基础,也为了长远的利益考虑,便紧咬牙关:‘历朝历代的直臣都不好当,我这点困苦算得什么?给他们当挡箭牌就当,把这条性命豁出去了!’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想罢,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良侯说得极对,我们身为社稷之臣,不应贪生怕死,令外人笑!事不宜迟,我等速速动身,想办法去各处拉拢对钮远不满的臣僚,甚至是柳党也可以的,劝服他们上书弹劾,最终选定一个日子,到柳镇年门前跪请!”

“曾尚书肺腑之言,吾等敢不从命!”高继志、陈同袍两人亦慷慨陈词。

只有鲁之贤背着个手,忽而哀叹几声,忽而吹吹胡须,最终竟拒绝了曾粱的提议,执意要求联署。曾粱无可奈何,只好叫他一人留下,与自己联名上奏。

曾尚书的弹劾是第一个递到相府的。虽看似是一篇简短的奏章,但柳镇年却从中嗅出一丝隐藏着的危机,可是仍旧举棋不定——因为,他明显不愿去关注这些无聊的名分,比起这个,他更在乎实际的效率,这点他是赞同钮远的。

经过一阵苦思冥想,柳镇年的脑袋里竟成了一团浆糊,完全不知该如何权衡朝局,只好把奏疏送给了钮远,想借此敲打他一下,叫他慎重从事,小心观察近日的动向。

钮远正是志得意满之时,见了奏疏,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就把曾粱活剐了,可惜柳镇年还压着他,不使这位奉相痛快出气。

他一肚子的苦闷无处发泄,便在午朝之后,约众多大臣到殿旁暖阁歇息,趁机拿出曾粱的弹劾,示与众人,眼露着凶光问他们:“曾粱啰里啰嗦地讲了一大堆,什么‘不可屈尊为夷’、‘天朝之威不能折’之类的迂腐之言,哈哈,真是公忠体国啊。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众大臣大多受了过湘人等人的游说,听他这般相问,更是魂不附体,尽数离了席,在钮远脚边跪倒了一大片。他们全身冒着冷汗,连头也不敢抬一下。

钮远阴冷地笑了笑:“你们怎么不敢说话?我告诉你们,此人乃是本朝奸贼,谁要为他撑腰,本官久砍了谁的头!不许心存侥幸,听了没有?”

“是……”众人吓得把脸都贴到了地上,胃里也一阵颤动,刚吃的午饭都要吐出来了。

“我现在就烧了它,烧了这些逆贼之言!随后再办了他……”钮远一面咬牙切齿地说着,一面拾起铁钳,往火盆上多添了一个炭块,使得火焰烧得更旺了,屋子里顿时炽热不堪,如同在众官员的身上沸腾着。ъΙQǐkU.йEτ

他狠狠地把奏纸一捏,发出吱啦吱啦的响声;待捏成了一个纸团,便把它扔入盆中。火星四溅,雪白的纸张被烧得漆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