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一) (第2/2页)

加入书签

夏元龙这才放心,将帽子一戴,趋步走出去。他披星戴月,在街边摸得零星几个雪花,抬头看时,似乎还有些滴雨。广阔而深邃的黑空,让夏元龙想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该解决的还有很多,但他认为,首当其冲就是要把各地书院的控制权把握在盟会手里。

一清早,夏元龙又去找了李雉忠,李雉忠将写好的辩冤书送上,并抱怨说那些狱吏太不通情理,就备个纸笔的事还浪费了他甚多口舌。不过夏元龙对此人的喋喋不休不感兴趣,揣带着书信,由监牢门口打听到了街边,得知马书办的住处,急忙赶去。

所幸衙门还没开堂,马书办在听说夏元龙的来意后,笑着脸请他进来。

二人各自坐定,夏元龙便道:“在下乃是雉忠的胞兄,名幼怀,素日在南京办事,闻他犯了罪,特来托书办上禀知府,希恕其情。”

马书办笑道:“您寻对人喽!若换个别人,必勒要钱财数倍,叫你左右为难;我是个纯良百姓,又兼李院长困窘之际,怎能不尽心为之?”

“劳烦马书办了。我这兄弟不识时务,办这书院搞出这么多歪事,真教……”夏元龙痛心疾首地摇摇头。

马书办扶着檀木椅子叹气:“你当劝劝他了。你这位亲弟明知这书院是郡王所忌,众矢之的,还像衙门似的贪赃枉法,知府大人怎会容忍?”

“不知这甚么书院何时查封?”

马书办底气十足地说:“就在今日!”

夏元龙眉尖一跳。

“有几个官儿还不服气,准备去衙署里与知府大人面谈;依我说没用!知府心意早决,他们耽搁不了几个时辰!”

“这样就好。”夏元龙强掩着心中的焦虑,连忙打断这个话题。

“话说的太多了,”马书办尝了口温茶,“您放心回去,在下必做的妥帖。”

夏元龙绝不肯走。就算能救出李雉忠来,也须三五日的时间;而书院今日就要遭灭顶之灾,情况火急。他只能亲自面见那些所谓‘不服气的官儿’,与他们及时站在一起,才有一线生机。但马书办会允许一个闲散人物,上不了台面的人进衙门么?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不知马书办可愿让在下一同进衙?”元龙暗自乞求着。

他看到马书办的神色变得犹豫,又逐渐变成难堪,好似要拒绝。他在此刻甚至想到,自己如若救不了书院,那便拼了命也要把自己牵扯进去,玉石俱焚。

马书办虽不想应许,然终归顾了李雉忠的情面,做出了决定:“你是他弟兄,去……算行吧。”

“谢书办!”他喊得极具真诚,这么多句交谈只有这一声是由衷喊出的。

他还未曾从刚才的激动中摆脱出来,便在临近正午之时进了衙门。因苏州连日公务清闲,知府对坐衙便不那么看重了,此时仍不见他的人影。

须臾,马书办说要去书房,就留元龙一人坐在二堂安歇。

等待,半个时辰过了,天气炎热,夏元龙还望不到人,手指耐不住地在纸窗上盘旋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