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章 论如何实现自我管理 (第2/2页)

加入书签

张云走到跪着的徐大身边轻声说道,走的时候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跪在地上的徐大激动地颤抖了起来,因为他听明白张云的意思了。

从今天开始,他徐大就是这些山越人的头子,生杀予夺皆是他一人说了算。

自己那几个臭味相同的朋友肯定拉到自己这边,汉人里不是有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自己如今也算是得道了。

以往族里大人物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了,嘿嘿,李老头家的小女儿,听说长得也很不错。

而且看这架势,陵阳将来归化的“汉民”会越来越多,自己的地位权势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将来有一天,说不定自己也会成为族里老人口中的大人物。

那么首先第一步,徐大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些冥顽不灵,不服王化,不服管教的出头鸟们,自己得先把这些家伙给收拾了。

离开的张云并不在意徐大怎么办,因为这时候他心中想得更远。

如果说只是为了压榨这些山越人,那么用二鬼子来管理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将来这部分山越人会成为江东集团麾下的百姓,会为己方提供钱粮和兵源,一味的镇压和剥削并不可取。

可以预见的是,这部分山越人在徐大的管理下,会暂时成为良民,若要是真正的收为己用,还得收复他们的民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除掉一个他们最为痛恨的家伙,将他们从严酷的统治中解救出来,然后再给予他们大汉最温暖的怀抱。

所以徐大就是张云立起来的一个标杆,在张云的心中,徐大是将来为大业牺牲的第一人选。

当然要是他足够聪明,或者说有高人指点,能够急流勇退的话,说不定能保住一条小命。

不过就目前而言,有了张云专门调配给徐大的一队士卒,大权在握的徐大,在十多个忠于大汉,回到大汉户籍上的“汉人”帮助下,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将这一千多山越人拿捏的死死的。

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十多个高挂在城头上生命而已。

有没有冤枉的,张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张云只知道,自己的政令能够很好的被执行下去,修葺房屋,打理荒田,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

而陵阳城中真正的汉人百姓,也在军队的“帮助”下,为重建陵阳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一边,一回生两回熟,有了第一次经验,有了新的向导,告别处男生涯的孙策,仿佛不知道疲倦一般,休息没两天就带着另一批受过山战训练的士卒,正式开启了浩浩荡荡的、长达数年之久的汉民归化大业。

从最开始的几人统领一支部队,到后来由黄盖、程普、周瑜等人各率领一支部队,数路并进,归化的效率大大提升。

世代生存在山林的山越人,一听说汉军来带领他们重新回到大汉的怀抱,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

什么“箪食壶浆”、“弃暗投明”、“喜迎王师”,在汉军的热情招待之下,每个人眼中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由于受到了山越人的大量鼓舞与好评,以至于到了新年众人都没舍得回家,而是选择投身到事业当中,为建设陵阳添砖加瓦。

而在几位领头人当中,最受“好评”的无疑就是孙策了。

因其为人最热情,给出的优惠政策最大,再远的客户也会被他频繁拜访,所以成单率也是最高,荣获193年江东集团的金牌销售,他的威名就连隔壁豫章郡的山越人都有所耳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