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8章 一张嘴皮子,说死你们 (第2/2页)

加入书签

“原本一亩地可以收获三百斤粮食,你们就不能去想办法,让这个产量提升到四百斤,五百斤,乃至是七八百斤,上千斤呢?”

“这不比研究学问,来得更实际嘛?”

“一旦研究出来了,那可是千秋之功啊!”

“再或者,去研究一下,如何能够防御蝗灾,遭遇到旱灾的时候,老百姓该怎么办呢?能不能研究出一些,能够抗旱灾的农作物呢?”

“亦或者,去研究如何防止洪水。”

“每年洪水泛滥的季节一到,黄河两岸多少老百姓遭受到洪水的侵犯,整得家破人亡的,你们要是想出了防治洪水的办法,这也是千秋大功啊!”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你们可以去研究的方向,以此来为老百姓造福。”

“再比如,你们可以去研究,如何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炼制成更好吃的食用盐呢?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得起上好的精盐。”

“再有就是炼铁的技术,你们也可以去研究啊!”

“冬天来了,有多少老百姓被冻死的,你们也可以去研究,如何能够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顺顺利利的渡过寒冬。”

“你们也已经感觉到了,最近这些年来,大明的冬天是越来越冷了。”

“按照这种趋势下去,未来几年,将会更冷。”

“我们是没问题,但那些贫苦人家的老百姓呢?”

“他们如何过冬!”

“再比如,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养殖技术,如何能够让猪肉的味道,变得不那么腥和膻,如何能够让野猪变成家养的猪。”

“让猪大肆繁殖起来,牛和羊也是如此。”

“到时候,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吃得起肉,这也是大功一件。”

“可……可!”

听到朱肃这话,刘三吾忍不住说道:“吴王殿下,我辈读书人,又……又岂能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呢?”

“愚蠢!”

朱肃忍不住地说道:“那你说,读书人为何不能去做这些事情呢?读书人就很了不起,高人一等了嘛?”

“你们不去做这些事情,那你准备让谁去做呢?”

“呃!”

“这!”

朱肃这一问,刘三吾又说不出话来了。

是啊!

他们不去做,谁去做呢?

朱肃接着问道:“你们不是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嘛!这就是方法,实践出真知。”

“为何自从孔夫子之后,儒家便再也没有出过一位圣人呢?”

“因为你们都死读书,从来不去实践。”

“尤其是你们这些读书人,都自命清高,自以为高人一等,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去做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明明应该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你们这些聪明人去干的。”

“只有你们去干了,研究出来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才能够去教会更多的人,告诉他们怎么办。”

“你们不去做,他们不知道怎么做。”

“然后,大家就一直都原地踏步,谁也没有进步。”

“甚至于,你们都还退步了。”

“我问你们!”

朱肃一脸不屑地看着翰林院的这些大儒,说道:“你们不是都以孔夫子为自己的目标嘛?那我问你们,君子六艺,你们都会多少呢?”

“宋濂大儒,你可会骑马射箭啊!”朱肃问道

“我……我!”

“呵呵!”

朱肃接着问道:“刘三吾大儒,你可曾会驾驭车马呀!”

这一问,翰林院的大儒们,就没有一个敢抬起头来的,他们都不会啊!

“呵呵!”

朱肃一声冷笑道:“以本王看,你们这些人,也就只会君子六艺之中的礼和书吧!对于乐你们怕是一知半解吧!”

“至于射、御、数这三门的话,你们可曾有过什么研究呢?”

“宋濂大儒,刘三吾大儒,你们两可曾有过研究呢?”

“本王再问你们,君子六艺,你们有多少人掌握了四艺以上呢?”

朱肃这一问,愣是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他们是真的没有研究过,就算是宋濂这位大儒,他也没多少时间去研究射、御、数这三门。

“咳咳!”

朱肃随即说道:“现在,本王打算改革文举科考,你们还有异议嘛?”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