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2章 星系间的航行 (第2/2页)

加入书签

越往后的航行,小行星的个头越小,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就越高,甚至小行星带的后半段,以复兴号的体积而言,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在密集的小行星中强行开辟航线,复兴号与小行星之间的碰撞难以避免,这对复兴号的动力系统是个很大的考验,所以从进入小行星带开始,易雪主动开始帮助厄尔庇斯进行计算。

这并不是说厄尔庇斯作为复兴号的舰载ai本身计算能力不够,而是作为复兴号在小行星带中的首航,厄尔庇斯的数据库中并没有相关数据,一切数据模型都需要从零搭建,这也额外地增加了厄尔庇斯的运算负担。

有了这一次的航行经验,厄尔庇斯在数据库中搭建了数据模型,下一次的航行就完全可以独立进行了。

这个小行星带复兴号要在里面航行1个月的时间,随着复兴号离小行星带

边缘区域越来越近,它和星系之间的通讯彻底中断了。

当复兴号的船尾带着被能量护盾撞碎的小行星残渣冲出星系外围的小行星带时,复兴号正式脱离了星系的引力范围。

庞大的星系带着外围的小行星带以一个相对极快的速度远离复兴号,恒星的耀眼的光芒慢慢地变成了普通的星光,此时在复兴号的周围已经变成了黑漆漆一片的太空,一团又一团颜色绚丽的星系点缀在太空里。

这些看起来很近的星系,每一个与复兴号之间的实际距离都非常遥远,距离复兴号最近的星系都有4光年之远。

在太空背景下,复兴号看起来好像是静静地漂浮在太空中,而实际上此时复兴号的速度是非常的快,只是没有近距离的参照物导致感觉上复兴号好像是静止不动的。

厄尔庇斯在紧张的计算着航线,在这种环境下,它必须用已知星系间的相对位置来定位d星系和复兴号本身在宇宙中的坐标。

有了坐标也并不意味着复兴号就可以直直地朝着d的方向飞去。

宇宙空间中,尤其是银河系这种天体密度比较高的星系,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里有着各种引力场,在引力场的作用下,星舰很难按照直线航行。

尤其是复兴号这种搭载了空间引擎的星舰,如果不能正确计算出引力场参数,在空间跃迁的时候就会出现非常大的航向偏移。

以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而言,万分之一的偏差就已经不知道偏到哪去了,运气不好,恰好偏航进了某个黑洞的引力范围,那真是可以唱一首凉凉为自己送行。

所以,厄尔庇斯并非是计算出航线后就可以不管了,而是需要在航行的过程中不断计算,随时修正。

以厄尔庇斯的运算能力已经足够满足航行中所需要的计算,更何况还有易雪的帮忙。

厄尔庇斯没花费多长时间就确定了复兴号的航线,启动了空间引擎。

在第三方视角上,复兴号星舰的舰体开始扭曲,整个星舰瞬间消失在了原地。x33

复兴号当然不是真的消失了,只是在开启了空间引擎后,复兴号的速度超越了光速,整个舰身变成了不可见状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