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 使者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大宋兴庆三年,金正大四年;五月,金境,六盘山。

重峦叠嶂,风光旖旎,绿树杂花,清流深潭,凉爽怡人,正是夏季纳凉的天然圣地。随着远处的闷雷声传来,天空中很快布满阴霾,红日隐去,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山谷中,绿荫遮天蔽日,溪流潺潺而去,蒙古大汗铁木真的金帐之内,一众西夏使臣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正在向面前危襟正坐的成吉思汗奏言,小心翼翼,神色恭顺。

而在一旁的地上,几个大箱打开,金银财宝,玉器古玩,琳琅满目,显然是西夏进贡的珍宝。

“大蒙古国成吉思皇帝,我朝国主言道,大夏国多次反叛成吉思皇帝,国土屡次遭到蒙古大军的讨伐,乃是咎由自取。自今以后,大夏国再也不敢叛乱,必向成吉思皇帝表示奴隶般的顺从!”

西夏使者,礼部尚书李仲谔跪伏于地,面色恭谨,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西夏副使、南院宣徽使罗世昌同样是跪在地上,屏息静气,头都不敢抬。

这位蒙古大汗杀伐果断,心如铁石,一句话不对,都会让他们身首异处,尸体喂了野狗。

“李睍自己为什么不来?”

成吉思汗轻声说道,忍不住轻声咳嗽了几声。

“回大蒙古国成吉思皇帝,我主在后方准备觐见礼品,所以不能前来。国主派我等先行觐见成吉思皇帝,请求和谈并订立誓盟,望成吉思皇帝给我主一个月期限,以便他准备觐见之礼,请成吉思皇帝准允!”

西夏使者李仲谔的声音再度响起。

屋檐之下,不得不低头。何况国破家亡之际,再耻辱心酸,也只能卑躬屈膝。

“准了。回去告诉李睍,早日前来订立盟誓,不可迁延。”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成吉思汗温声细语,面色平静。

“成吉思皇帝,我主率大夏子民归顺大蒙古国。从此世间再无大夏,大夏子民也是大蒙古国子民,还望成吉思皇帝善待他们,善待我大夏君臣。”

罗世昌毕恭毕敬,硬着头皮,趁机观察成吉思汗的情形。

只是微微一瞥,成吉思汗苍白的脸色,颤抖的身子,一目了然,也无法隐藏。

“大胆!还不跪好!”

帐角的卫士大喝一声,罗世昌和李仲谔连连磕头,战战兢兢。

“大汗饶命!”

“大汗宽恕!”

帐中卫士都是蒙古国的王公贵族子弟,习惯了颐指气使,何况是蕞尔西夏小国。

“算了。他们一个个胡子都白了,比你不知道大多少。”

成吉思汗轻轻一句,卫士赶紧应诺,低头哈腰退下。

他重病缠身,已经不想再杀生,希望感动长生天,帮他除去病患。因此对罗世昌等人,尤其是二人已经白发苍苍,更是不会轻言杀戮。

“谢(多谢)大汗宽恕!”

罗世昌和李仲谔唯唯诺诺磕头,都是暗暗长出一口气,暗自庆幸逃过一劫。

“起来吧。回去告诉唐兀惕王和兴灵百姓,只要你们投降,我铁木真绝不会亏待唐兀惕国的百姓,也会厚待唐兀惕国君臣上下!”成吉思汗努力坐正,不知不觉额头汗水密布,他威严地挥挥手,李仲谔和罗世昌赶紧爬起来,唯唯诺诺退了出去。

这一次,二人谁也不敢抬头。

“滚回去!早早开城投降!”

“要是敢诈降,屠了你整个灵州城和中兴府城!”

李仲谔和罗世昌等西夏使者出来,帐外的蒙军将领一阵怒斥。李仲谔和罗世昌连连拱手,众将这才让出一条路来,李仲谔等人狼狈离开。wwω.ЪiqíΚù.ИěT

“安静些,不要大声喧哗。”

窝阔台带着金国使臣过来,看到帐外的蒙军众将一个个二不挂五,不成样子,忍不住皱眉叮嘱一句。

“窝阔台,快进去吧。大家都在等着大汗的赏赐。”

“窝阔台,带这些玩意干啥,不如直接杀了,扔山里喂狼?”

“就带这点东西,糊弄谁呀?你们金国的公主怎么没有送来?不想活了?”

众将漫不经心,催促着窝阔台,也在呵斥恫吓着金国使臣。

“咳咳!”

托雷黑着脸咳嗽一声,众将立刻纷纷住嘴,无人再敢说话。

窝阔台看了一眼众将,朝托雷轻轻点点头,转过头眼神玩味。他带着惴惴不安满脸赔笑的金国使臣们,上了巨车。

李仲谔和罗世昌刚刚退出去,成吉思汗再也坚持不住,剧烈咳嗽,满地梅花点点。

“大汗!”

也遂大惊失色,赶紧上前,扶住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这是已经病入膏肓了吗?

“大汗!”

帐中卫士人人惊骇,想要上前,成吉思汗轻轻摆了摆手,卫士们面面相觑,各自回归原位。

也遂再也忍不住,轻声抽泣了起来。

“也遂,不要哭,不要让外人看见,更不能让唐兀惕的使者看到。”

成吉思汗看了看宠妃,轻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