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2章 临江水镇遇故人 (第1/2页)

加入书签

苏心剑对道缘国与北莽国之间的冲突没什么兴趣。他只是碰巧出现在道缘国而已。如果他今夜在望山城,说不得为了自保还得出手。这回倒是不用了。只是可怜那些平民百姓了。

雨下了一夜,望山城的火也燃烧了一夜。次日清晨,苏心剑远远望见通往望山城的官道上有骑队疾驰。看规模,他想起了于洛川城出城时碰到的那一队骑兵。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骑兵是去追缉百秀轩凶案的凶手。看来并不是。骑兵是来增援望山城的。x33

只不过这些骑兵实在是太慢了,翻越望月山居然用了三天。按照寻常的速度,别说是骑兵,就是慢慢悠悠行进的马车都可以一天走完的。

按照苏心剑原本的计划,他会在望山城中休息一晚,然后顺着另一条官道折向东边,应该就可以到达一丈山了。可现如今望山城肯定是无法停留了。他还不如抄一条近路去往下一座城池。

仔细回忆原本计划的路线。苏心剑准备在望山城以东五百里的春江城休息。从他现在的位置出发,距离还要更远些,而且还得放弃平整的官道。就算是他全程使用身法赶路,天黑之前怕也是难以到达。

不过,还有另外的一条捷径。自苏心剑现在的位置往东沿着望月山边缘走百余里,有个镇子。镇子太小,他所见的那张粗糙地图都没有标注名字。可那镇子临近怀春江。若能在镇子的码头上搭一条小船,就可以直下春江城了。

春江城,听名字就与怀春江有关系。不错,这怀春江就在春江城近前流过。说起来怀春江和洛川河还有些关系。洛川河在流经洛川城后不远就会并入怀春江。原本在洛川城直接水路到春江城是最近的。不过洛川河在经过望月山时水流湍急,舟船难过。所以一般的行程需要陆路绕行。

苏心剑瞄准的就是汇合了洛川河后水流较缓的怀春江渡口。既然定了行程,那就事不宜迟。他飞身直下高山。随后折向东而去。

苏心剑所走的已经不能算是路了。间或有那么小段是山民猎户走出来的小径。绝大多数都是荒地。林木荒草茂盛。可他浑然不惧,直接踩出踏云步飞掠而过。

踏云步可以使用纯体力施展。只不过如此一来苏心剑的体力消耗也就急剧增加。待到跑到那个镇子,他的体力也就所剩无几了。

原本这么全力赶路是十分危险的。万一在体力耗尽之时遇到危险那可就糟糕了。不过苏心剑已经发现在这千山界中补充体力的丹药还可以发挥作用。这就让他有恃无恐。

这个镇子叫做临江镇。也就百十户人家。若不是还有个码头。可能也就只能称之为村了。苏心剑到的太不是时候,他原以为这里应该是靠水吃水,总不会缺了渔船什么的吧。没想到,还真就没船。

赶路也是累了,苏心剑干脆就找了个茶摊休息。顺便打听一下什么时候能有船。

茶摊老板热情好客,加上苏心剑要了好些点心补充体力,让其小赚了一笔。于是乎很快苏心剑就知道了他想知道的。

原来这怀春江上是有渔船的,而且还很多。这临江镇中的许多镇民就是靠着打渔为生。可今年上游大雨,望月山中不知被冲出了什么东西,就在这临江镇附近为祸。好些渔船都被那东西祸害了。剩下的人也再不敢行船了。

这些都是一位路过的高僧说的。高僧原本还想要降服那祸害,可惜没有成功。高僧说他不善水战,无能为力。唯有请得一丈山道法宗上师才可平息此祸。镇长已经派人去春江城求援了。只不过如今还没有消息。

看在苏心剑消费不少的面子上。茶摊老板还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此处再往北三十余里,另有一处新建的码头,那里有大船停靠。可以直达春江城,甚至可以到达临近一丈山的方圆城。前提是他出得起船资。x33

也不等苏心剑询问。茶摊老板就主动解释了为何三十里外要新建码头。听说是因为那边发现了一种矿脉。是道法宗需要之物。所以要建一座码头好方便运输。

苏心剑仔细在脑海中回想。一丈山却是距离方圆城很近。春江城和方圆城之间也有江河连接。不过根据他读到的那本《大陆地理志》,这两城之间的水道有多处都是无法航行的险地。自然也就没有渡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