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放出来了 (第2/2页)

加入书签

孙厂长在这几年,除了李胜龙今年立的项目,一个新项目都没立。

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不做新产品研发是很难的。

因为你不做,别人在做啊。

连洛基亚这种庞大的企业都有一天可能倒闭,何况一个小药厂。

合成药厂这些年靠着卖镇痛片,青霉素,感冒药,庆大霉素,土霉素等利润还不错。

可庆大霉素已经出现问题,随时可能停产。

土霉素最后会变成喂鸡的抗生素,因为儿童孕妇用药不安全。

如今国外药厂可能已经在研究青霉素三四代……

细菌耐药性的事,已经逐渐被医疗工作者发现。

合成药厂若是不投入研发项目,看着也就能辉煌五六年。

等私企林立,它就完蛋了。

据李胜龙知道的,秦牧云手上有三个很好的项目,但是没有资金支持,有些做不下去的趋势。

一个是金属盐的胃药,中和胃酸的。

一个是降低脑压的,是魏延持帮他立的项,因为魏延持遇到这样的病人多,可是国产药物总是跟不上,有些人就很可惜的救不回来。

但是因为现在心脑血管疾病不是社会主流,这个项目厂子并不重视。

再一个就是青霉素二代的仿制。

是的,他们现在说自己合成新药简直天方夜谭,二十一世纪,各大药厂也是把老药合剂一下,取个商品名,让新药做。

也没有本事合成新药。

能跟屁股做仿制已经是先进企业。

二代青霉素的仿制还没有上市,更别说三代四代。

还有一个秦牧云只是有想法,还没有着手去做,是那天李胜龙说的,老年人睡眠问题,他在找资料,要合成一种后遗症少的安眠药。

之前没有方向,李胜龙哪天说完,他准备从人体激素入手。

虽然,他在这方面知识很悠闲,但是,他们这种人有个好处,愿意学。

现在的社会也有这点好处,人才少,给人才的空间和自由多,他们有时间学。

可是都没有资金支持。

如今不光药企科技落后,原辅料的企业也落后啊。

做研发需要有辅料,也要跟上市药品做对比,这些上市药品都是国外的,都是进口药,进口原材料本就很难拿到。

拿不到,就要自己试错,试错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而且很多项目应该是大学做的,因为大学拿项目资金相对容易,企业都是自负盈亏,压力太大了,可是大学实验室的科研进度更慢。

还有些人根本没死心做科研……

重重原因吧,看似热热闹闹的实验室,轰轰烈烈的生产车间,其实也只是昨日黄花,继续下去,跑产倒闭下岗是跑不了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胜龙觉得闫厂长很适合做厂长,就怕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过李胜龙还是怂恿秦牧云给闫厂长写了一封‘求情信’,交给领导班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