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9章 因祸得福 (第1/2页)

加入书签

荣筝此言说得刺耳。

沈泊舟听后,手中的剑都慢了一瞬。

他听过无数次,你不是桃花山的弟子,只有那个鸠占鹊巢的人才是。

陶眠这样说。

荣筝也这样说。

陆远笛虽然并未直言,但她心中必然和他们是一样的想法。

仿佛有两只力气极大的手,一只按住他的躯壳,一只扯出他的灵魂。

一面将他的身体推出山,一面却要把他的灵魂留在山。

灵与体之间藕断丝连,血肉筋脉,寸寸断开。

直到他与桃花山再无瓜葛。

留着他,被强行剜走一块记忆,空荡荡的,猎猎的风穿行而过,透骨的凉。

仙人当初之所以肯接纳他进山,是因为六船。x33

允他拜师学艺,是因为六船。

为他奔波辛劳,千里迢迢寻觅水生天,还是因为六船。

但六船之所以存在于世,是借了他的躯体还魂。

如果没有他沈泊舟,根本就不会有六船。

而现在……桃花山上上下下,却要如此绝情。仿佛六船的灵魂一散,他和山再无瓜葛。

沈泊舟的真实想法就是如此。六船只是没有依傍的灵魂,借尸还魂,来到桃花山。

他占用了这具躯体这么长时间,沈泊舟不会由着他白占。得了好处,自然要给予报酬。

六船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沈泊舟曾试探地叫过对方,却没有任何回应。

他潇洒地走人,但这欠下来的债,总该有人替他偿还。

沈泊舟要得其实也不多。他只要陶眠交出最后一块水生天。

前两块水生天,一块在桐山派,一块在千灯楼。仙人上天入地,费了如此多的心思,才寻来了它们。

现在这最后一块就在山中,根本不需要他千辛万苦地外求。

陶眠自己又不需要水生天,这东西从一开始,就是为灵根残缺的他准备的。

这么轻松简单的事,陶眠却不答应他。

沈泊舟不理解,也不能接受。

“桃花山弟子之名,我本就不在乎。”

沈泊舟挡下荣筝从斜前方横来的一剑,又旋身避开陆远笛自身后的攻击,那一剑原打算趁他不备。

一打二,但这时的沈泊舟却仿佛褪去了之前的狼狈相。

他的反应和动作甚至要比方才更快了!剑力也愈发凶残起来。

一时间天上地下,全都是飞闪的刀光剑影。

在其中交错的,还有水风火三种不同的灵力之间的厮杀。

在火光中,沈泊舟的双眼如同烧红的铁,气势逼人。

“我说了,我只是要拿回我的东西。”

忘川诀起,自山间的溪流中,一道水浪平地而起,直奔陆远笛。

陆远笛眼神一凛,闪身避开。可惜那水浪来得极快,没有伤及要害,但不免冲溅到她的身上。

水流哗哗落下,来望那张沧桑老道的脸不见了,在水幕中的,是英气凛然的桃花山二弟子。

她瞥了眼山的某个方向,心思一动。

桃花山与山中的仙人,是彼此依存的关系。山的灵韵滋养着山中的人,仙人修炼而来的灵气,也在反哺着山。

近些日子陶眠的灵力一直处于相当低迷的状态,导致山的灵气也显得不足。陆远笛留在山中的一缕魂魄,如枝头一叶,仰仗着这山才能在世间逗留。x33

她对于山中事,偶有感知。所以她认识荣筝,也知道六船的事。

她虽然无法回应,但偶尔会依附在鸟雀的羽毛尖儿,或者蝴蝶的翅膀上,落在仙人的身边,停驻片刻,再无声睡去。

但近来一年,陶眠的气息变弱了。

陆远笛心里清楚大事不妙,她想尽办法积蓄力量,经过了漫长的一段时间,终于能将自己的魂魄勉强塑成人形,但还要借助活人的躯体。

她不清楚沈泊舟到底做了什么。

她以为对方只是把陶眠软禁起来。但听对方说话的口吻,他似乎做了更过分的事。

陆远笛心说,有一点,她可能想错了。

荣筝师妹质问对方,但沈泊舟说他不在乎做桃花山的弟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