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8章:儿行千里母担忧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还是以前的三小子,跟他两个哥一样,吃面必吃蒜,一点也没改;

只是会心疼媳妇了,这小子有眼里劲,不像他爹!”

“这姑娘俊,臭小子这方面倒是有眼光,这点随他爹!!”

老太太望着一身八路军军装,俏俏地坐在一旁吃面的胡静雯,仿佛像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眼里满满的欢喜。

李耀祖不屑地转过脸去,就当没看到,暗道:

“太没出息了,都当连长了,见了漂亮女人就迈不开腿;

老子的风范一点都没学到,哪就先让女人吃的,这样惯着还得了!”

这话他也就想想,他是不敢说的,楚雄的信他已经看过了,这是楚雄的妹子,他亲自保的媒!

他能怎么办?让李三挑一头最大的肥猪宰了,给楚大旅长捎过去;

李家可是诗书传家,这点礼数但还是懂的!

再说了楚雄现在可是少将旅长,搁过去至少得是一府的都督,他的妹子配三小子,也不算辱没了家门。

“臭小子,挑媳妇的眼光还不错,总算有一点随老子的了!”

两日后李辰西、胡静雯再次离家,老太太虽有万般不舍,但还是一脸平静的将俩人送出了村口,李耀祖气乎乎地跟在后面。

李辰西、胡静雯跪下,给二老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下一次还家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这个国破山河在,强敌入侵的年代,远离家乡打鬼子,能够平平安安还家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

可以说每一次离家都可能是生离死别,虽然他们还不符合八路军的结婚的政策,但李耀祖夫妇在得知他们两天后就要离家,硬是逼着他们拜了堂,请全村吃了水席,晚上还把他们塞进了洞房。

八路军有八路军的政策,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规矩!

打鬼子没得说,但政府也不能管着老李家传宗接代,对着楚雄,他李耀祖也敢说。

当晚一直看到他们吹灭灯,老太太这才满意地回房间。

在他看来,麦种算是种下了,开春总有麦子收的!

好在李辰西两个懂规矩,洞房虽然进了,该干的干了一些,不该干的一样没干!

他们是八路军,政策还是要执行的,老人家也得糊弄过去。

“三儿,三儿家的,打完鬼子就回家,娘还给你们做面,咱不当什么劳什子的官,咱家不缺你们吃的!”

李耀祖不屑地瘪了瘪嘴,还是忍住没说,从来慈母多败儿!

“爹!”

“别听你娘的,女人家的懂什么!”

人生自古伤离别,李辰西咬咬牙站了起来,拉着胡静雯转身而去,犹如两年前第一次离开。

一直到消失在村口,他们都没有勇气再回头看一眼,母亲那一直伫立在村口寒风中的身影,让他们不敢回头。

他们害怕回了头,就再也迈不开离家的腿了

可鬼子还得打……

狼头山,硝烟弥漫

“辰西哥哥,想娘啦?”

胡静雯的声音将李辰西的思绪拉回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一边是家,一边是战场,自古忠孝难两全。

李辰西点了点头,再抬头时目光中充满了坚毅

他的耳边响起楚雄在集训营说过的一句话:

“我们今天打仗,就是为了我们的后代再也不要打仗!”

“静雯,同志们已经攻上去了,我们的炮兵阵地也该前移了,一会打炮的时候瞄准一些,送鬼子回老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