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5章:滇军魂(2) (第2/2页)

加入书签

鬼子十万大军,从北线、东线、西线、东北线四面出击,穿插之坚决,用兵之神速犹如教科书般。

反观国府军,一开始制定的应对之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打起来后进退失据,指挥混乱,部队互不协调。

要么不顾事实地要求“恢复原有阵地”,要么要求“就地固守”,朝令夕改,有的部队还在拼命抵抗,有的部队拔腿就跑,各自挖坑,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样能打赢鬼子才真是见鬼了。

鬼子的进攻摧枯拉朽,顺利到连筱卓义男都以为各部在慌报军情,不敢相信鬼子这么快就完成了对国府军的内外侧双重包围;

随即转入晋南会战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作战,鬼子开始调集重兵,分区清剿散落在各大网格内的国府溃兵。

第一阶段作战,鬼子主要以有力的部队穿插切割为主,杀伤的国府军部队倒不算太多,很多部队只是被击溃和包围,真正出战果将在第二阶段拉网式清剿作战中;

如果按照另一时空的走势,在第二阶段作战中,将有几万中央军主力伤亡,几万人被俘,剩余的几万残兵突出重围,中条山游击区大部分陷落。

鬼子取得辉煌的胜利,八路军各根据地也陷入到鬼子数路大军的重围中,进入到42年的最困难时期,根据地严重缩水,军民伤亡惨重;

八路军主力部队数量第一次出现下降,很多根据地号称一枪就能打穿,一直到44年初才恢复过来。

可以说自41年初皖南双方交恶以来,同室相煎,给了鬼子可乘之机,种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短短半个多月,就败光了中条山游击区的十几万中央军精锐,让鬼子捡了一个大便宜,所以打鬼子团结一致才是胜利之本。

蜀中,国府军事委员会作战指挥室,人声鼎沸

巨大的沙盘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旗帜,随着一面面蓝旗被拔掉,取而代之的是代表鬼子的一面面白旗,种裁的脸上阴沉的要滴出水来。

“敬之误我,敬之误我啊!”

一战区长官魏俊如同样心沉似水,眼看着他苦心经营的中条山防线被鬼子冲的七零八落;

主力各军都深陷重围,而他这个战区长官还在千里之外的沙盘前,纸上谈兵,换了谁都会来气,但他又敢怒不敢言;

没见始作俑者,顺手就把责任推给了前线指挥作战的何敬之吗?

是敬之误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他临阵换将、越级指挥造成的恶果!

“俊如,你跟玉阶兄关系好,请他派八路军参战,国府也不会吝啬一干作战物资和军饷,只要他们出兵,一切都好说。”

这几天,鬼子彻底把种裁打疼了,为了十几万中央军精锐,他已经顾不上脸面,要请八路军出兵相助,顺手也给八路军挖个坑,将鬼子的火力引到八路军的根据地去。

种裁的算盘打的霹雳吧啦响,他请八路军协助作战是假,将十几万鬼子祸水东引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魏俊如自然也能看明白种裁的真实意图,在心里暗暗鄙视道: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谁也不是傻子,那可是十万以上的精锐鬼子。谁摊上了都得脱几层皮,八路军也不一定会出兵。”

魏上将鄙视归鄙视,该给八路军发电还是要发的,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十几万精锐被鬼子消灭。

“种裁,我可以给玉阶兄去电,请他们出兵相助,但之前国府有严令,不准八路军一兵一卒进入晋南、晋西作战和活动,估计八路军不敢直接派兵进入。”

种裁听完后脸上稍稍地红了一下,然后就恢复如初,他的脸皮已经练到收放自如了。

这个时候他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形势还不至于恶化到不可收拾,他不是不愿意让八路军进入晋南和晋西。

“俊如,既然有约在先,那就请八路用游击战争的方法,切断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等,对晋东南、晋西北、晋中、晋察冀的鬼子发起牵制性作战,兵力不能低于30个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