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8章:涛声依旧 (第2/2页)

加入书签

种裁见大家意见出奇的一致,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同,顿时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已经不想跟鬼子继续死磕下去,保存实力才是上策。

种裁在做出鬼子不会继续进攻夷陵的判断后,国府对河西地区的局部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

将原来守备在河西的第33集团军和江防军主力大部调往河东,以致河西兵力空虚;

没有制定在河西作战的计划,不仅远安、南漳等县没有设防,夷陵的防御兵力也很少。

这一臭棋又被鬼子抓了一个正着,在得到了1000余吨的物资补给后,鬼子第三师团等部突然渡过汉水,乘虚而入,打了国府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五战区长官部,对形势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偏差,都以为鬼子在佯动,左兵团由战区司令长官李上将指挥第2、第22、第31集团军和第68军,攻击襄花路、京钟路及汉宜路日军后方,想切断鬼子的补给。

可惜鬼子根本不理会自己的后路,而是两个师团过了河后加速攻击前进,当晚即突破第四十一军防线,次日便进入襄城,两个师团随即并列向南攻击前进,进入三十三集团军背后,压迫我军调转正面。

这是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左路军重兵断我补给线,我一路猛冲猛打打到你右路军的北后去;

鬼子已经进行过补充了,携行的物资打十天半个月问题不大,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国府军断了他们的补给线。

因为被人攻了后路的三十三集团军根本撑不了十天半个月,被鬼子逼的仓促改向,临敌变阵,这可是兵家大忌!

三十三集团军由向东进攻改为向北抵抗,我军仓促间陷入混乱,鬼子趁机猛攻,三十三集团军各部损失惨重,战局急转直下。

后面军委会又是各种骚操作,一会指挥这个军,一会指挥那个军,让各部疲于奔命;

往来的电报又被鬼子破译,等于在明着牌跟鬼子打仗!

一步错,步步错,被鬼子一直牵着鼻子,顾此失彼,各部被鬼子两个师团冲的七零八落,损失惨重。

6月12日,鬼子占领夷陵,完成了最初的战役目标;

6月13日,仅仅一天,夷陵就被十八军光复!

也就是同一天,在万里之外,小胡子的部队占领了八黎,整个西欧落入了小胡子的囊中。

世界形势正发生着剧烈动荡,在这种形势下,鬼子大本营迫切希望尽快解决华夏问题,以便腾出手来参与世界范围的角逐。

夷陵是进攻蜀中的桥头堡,要不要长期占领夷陵,在鬼子大本营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军事派希望以夷陵为跳板,集中二十万以上的重兵一举攻入蜀中,彻底解决华夏事变;

政治派则认为短暂地占领夷陵,是为了给蜀中以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蜀中在一定条件下与鬼子和谈,便于鬼子尽快从华夏抽身。

最终政治派占了上风!

6月18日,鬼子再次占领夷陵,国府军无力收复,鬼子十一军也不想再扩大战端,会战结束。

这一战,除了在楚雄强行参与期间发生了部分改变以外,后面的进程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只是鬼子的损失扩大了一半以上,伤亡超过了2万人;

第五战区上报的损失,阵亡36983人,失踪23000余人,负伤50509余人

历史的惯性太大了,虽然保住了张上将没有牺牲,但华夏军队总体损失并没有改变多少,十万余名将士的伤亡让回到了柳镇的楚雄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他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