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一七章:为啥要叫巴祖卡? (第2/2页)

加入书签

科技这个东西,在科学家那里有时候其实只差一层窗户纸,火箭筒对像韦振宇这种准科学家来说根本没什么难度,也不需要一整套工业体系就能弄出来。

这个可不是楚雄想当然的胡说八道,后世的巴祖卡就是苍鹰国的一个陆军上尉业务鼓捣出来的,唯一的难点就是火箭弹的制造机器,这些还是买的到的,根据地也是有一定实力的!

果然,韦振宇一听就来了兴趣,当场就提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材料、机器和经费的问题。

火箭弹不像大口径榴弹,三百年前的大明皇朝就能造出来,民国还是有一些工业基础的,像江南制造总局、汉阳兵工厂、泰源兵工厂等等,榴弹炮都能仿制,一个技术层次低很多的火箭筒根本不在话下,相关的机器在黑市都能买到,只要你有钱,国外的先进机器也是能搞到的!

楚雄大包大揽的保证道:

“韦工程师,这个项目我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东西你只管列单子,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材料给材料,根据地没有的就到外地甚至国外去买!”

韦振宇完全进入到角色中了,当场就提出了几样关键性的机器和材料,并且表示自己家也是有门路的,可以搞到,就是钱的问题……

科学家都有这个毛病,还没开张呢就先扒拉经费,生怕楚雄会拖欠他经费一样!

“韦工程师,现在我正式任命你为军工厂厂长兼工程师,每月工资100元,根据地给你们厂拨款5万银元,三天内到账,专款专用,先攻坚火箭炮,口径建议用40毫米,名字就叫巴祖卡吧!”

韦振宇一听就不乐意了,抗议道:

“为啥要叫巴祖卡?一听就像是苍鹰国货”

“那就叫喀秋莎!”

“这个听起来是黑熊国的,就不能来个华夏的?”

楚雄一听还不能用经典款了,随口说道:

“那就用花木兰!”

韦振宇一听忍不住复述了一遍:

“花木兰40火箭筒,花木兰打鬼子,很好,就这个了!”

楚雄嘀咕了一句:

“他娘的,这谁是领导?这些个知识分子,就是毛病多。”

“营长,你说什么啊?”

“没说什么,就用花木兰,我同意了!”

楚雄说完后心里总算平衡了许多。

火箭筒的问题解决后,楚雄就不打算再待在军工厂了,跟这些知识分子待在一起,累!

韦振宇走马上任后,也不太愿意跟楚雄待一起浪费时间了,他要先弄出一整套方案出来,也不太愿意跟楚雄待着浪费时间。

在韦振宇看来,领导嘛,缺钱的时候出现就行,其他时间还是少来指手画脚。

楚雄在韦振宇的期待声暂时离开了军工厂,将它扔给韦振宇折腾。

“营长,钱的事可别耽误了啊!”

“误不了!”

楚雄说完后感觉一万头草尼玛在空中飘过,比他还现实。

楚雄的脑海里开始在展望无数八路军扛着“花木兰”端炮楼的盛况了,有了“花木兰”,鬼子对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不知道还能不能搞起来。

“小鬼子们,老子倒想知道是你们建炮楼快,还是我们轰得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