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穷了一辈子的我成土豪了? (第2/2页)

加入书签

无奈的很。

暗想着这大概就是老朱家的光荣传统?

朱右桢现在才两岁多就这个样子了,等这兔崽子五六岁了,岂非和老子当年一个德行,每天不把人气吐血是不会罢休了。

又万分感触,老爹朱祁玉当年是怎么忍受了自己的?

不过朱右桢乖巧听话时,简直就是个天使。

比如此刻。

两父子在软塌上玩着鲁班锁,那叫一个其乐融融,而旁边吕原和白鲤、玛依努尔带着去年出生的皇子公主,一家人难得在一起欢度时光。

殿外,戴义轻声道:“陛下,户部尚书陈循奉召求见。”

朱见济头也不抬,“让他等一会儿,就说等右桢拼完这个鲁班锁,朕就召见他。”

戴义急忙去传旨。

约莫半个时辰,朱右桢才把拆开的鲁班锁拼回原样,其实基本上是朱见济拼的,鲁班锁这玩意儿,以朱右桢这个年纪,还玩不转。

让白鲤带着众人离开,朱见济起身整理了衣衫,在书桌后坐下,对殿外道:“宣陈循。”

片刻后陈循入内行礼。

大明这位财神爷,如今走路带风,精气神极好。

没办法。

口袋里有钱,腰板硬气。

从大明实施郡王归藩制和开海贸易后,仅仅才一两年,效果就出来了,大明户部尚书陈循,这段日子眉眼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哟……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户部有钱。

很有钱!

朱见济笑眯眯的问道:“年终盘点结束了罢,说说看,今年国库收益几何?”

陈循笑道:“地方赋税加上开海之后的税收,再除去今年修黑京、京广官道的支出,以及出征安南和防御漠北的军费之余,国库的收益折合白银,共计三千二百一十三万九千六百三十一两白银!”

这简直不可想象!

要知道数年之前,大明还穷得口袋里叮冬响。

结果开海才几年……大明已经富甲宙宇了。

如果不是黑京路、京广路官道修建,又不打这两场仗,再者,还有个郑州水患消耗了上千万两白银,大明今年的赋税收益很可能要超过五千万两白银!

创历史之最了!

而且这个收益在未来还会更高。

大明……

肉眼可见的天赋啊。

朱见济大感振奋,“花了这么多,竟然还进账这么多?”

什么时候,我大明如此土豪了。

陈循笑道:“陛下其实可以想见,自从实施郡王归藩制后,朝廷国库对藩王的拨款大幅度降低,而藩王藩地赋税收归朝廷,一进一出,反而有大量盈余,再加上如今海外贸易如火如荼,仅仅是海外贸易收取的赋税就是个天文数字,何况海外贸易不仅带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刺激了内地的一些手工作坊,同时农部推广的新作物产量飙升,农民赋税这一块也比往年更高,而且因为海外贸易的兴起,土地的兼并情况大大缓和,导致朝廷能收的农业赋税更多,按照微臣的预想,也许要不了多少年,土地兼并问题就会自动解决了。”

大明现在真的太有钱了。

在万邦之中,是舍我其谁的第一土豪!

而且这个收益是持续性的,只要国家政策不变,意味着数十年内,大明都会继续保持这个收益,甚至还会不断攀升,长期累积下来,这是一笔何等的财富。

而用这笔财富来给大明搞发展,再有陛下的各种天人一般的学识配合,数十年后的大明会是一番什么模样,陈循都不敢想象。

朱见济摇头,“陈尚书你错了,土地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哪怕海外贸易再兴盛,土地兼并依然会存在。”

陈循笑而不语。

陛下的心思他知道,还是要和地主、权贵开战。

把土地兼并问题彻底解决。

也行。

反正看现在这个趋势,就算陛下对土地兼并动刀,估计也就是个阵痛问题,程度轻重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