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4章出征 (第2/2页)

加入书签

“那如何保证普通士兵和移民避免与黑人女性发生关系,诞下很多令人头痛的混血遗腹子?不要说没有……在尼加拉瓜运河工地上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不如将阿拉伯高原列为首要目标,只不过征服难度高一些?”

“不是高一些,而是高很多。那些阿拉伯人都是沙漠游牧部族,来去如风,即便征服了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而且那些田地更加贫瘠,绿洲不仅范围小,而且降雨少,拓殖起来难度很高。”x33

“列位大人,我记得阿拉伯人向来有人口贩卖的传统,既可以武力征服也可以出钱购买那些部落战争中被俘的阿拉伯女人,以此解决士兵和移民的需求岂不是好?”

“妙啊,此计可行。”

“附议。”

“此乃两全其美之策,附议。”

作为当今世界新兴的殖民大国之一,大唐帝国从上到下对征服异族相当热衷,也不会受到传统儒家学说的局限,那玩意儿在帝国政府层面已经落寞了。

除了教育界经常会提倡华夏传统美德,重视传承教育以外,其他的军部和经济部门全都抛弃了腐儒理论,倡导积极的对外殖民扩张,全力抢占国际市场。

这可来不得半点儿温良恭让,也没有各安本分的余地。

抢到了吃的满嘴流油,抢不到那只有喝西北风了。

一群年轻气盛的精英人物密会之后,很快定下了远征的各项章程,然后通过既定渠道申送上去。

远征埃及可不是皇家海军一家的事儿,而是牵扯到帝国各政府部门的密切协作,外交部负责联络英方各港口补给事宜,并且向欧洲各国解释帝国远征埃及的意图,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解读。

殖民地部积极行动起来,从人力,物资到拨款全力配合远征计划,这原本就是殖民地步范畴内的事务,被列为当前首要大事。

陆军参谋总部陆续移交了一些野战火炮,骑兵装备和物资,并且向远征舰队开放了几座战略储备仓库,这里面储备了包括蒙大拿野牛肉干,西雅图野生黄鱼罐头,大马哈鱼罐头,牛皮帐篷,应急柴油机,重机枪,牛皮武装带,防雨布等一系列好东西,任由远征舰队取用。

能够让陆军参谋总部如此配合,这与皇十一殿下挂帅出征不无关系,皇家的事儿谁能不上心呢?

随着9月28日远征日期的临近,各大航运公司征调的运煤船,货船以及皇家海军的油水船纷纷聚集到橡树湾港口,该装货的装货,该装煤的装煤,该装载润滑油,煤油,柴油或者其他油料的油水船,也都陆续准备就绪。x33

1871年9月28日。

军舰云集,战旗猎猎。

橡树湾军港举行了盛大的祭天出征仪式,皇帝李察亲自莅临典礼现场,为远征舰队颁授远征军旗,并率领出席典礼的一众皇子重臣们登上祭坛,焚香祷告上天。

一身戎装的远征舰队总司令唐-李信殿下,副司令兼“恶风”号装甲巡洋舰舰长郑怀山准将,潘守国上校和柳达卿上校以及一众高级军官们接受了陛下检阅,庄严的誓师出征。

海港里的舰船全都拉响了汽笛,在旗舰“恶风”号装甲巡洋舰的率领下,依次驶出了海港,踏上了万里远征的漫漫航程。

站在码头边

皇帝李察看着远征的舰队依次驶出海港,脸上满是欣慰的神色,此次远征将是一次极具代表性意义的事件。

皇室子弟终于扛起了开疆拓土的大旗,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等等诸皇子,有的英明睿智,有的文武兼备,有的勇猛善战,在帝国军队的历练中展露出才华。

大唐皇室的传承无忧,这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啊!

皇十一子唐-李信知人善任,素有大局观,乃是皇帝李察较为偏爱的皇子,有意趁此机会让他历练一番。

远征埃及只是路途漫漫,只要能够顺利抵达就成功了一大半。

奥斯曼帝国海军依然是以老式风帆战舰为主,其位于红海一侧的地方性风帆舰队舰船老旧,武器装备差,完全没有与现代铁甲舰抗衡的能力。

最主要的战斗,将会在陆地上爆发。

埃及传统的马穆鲁克骑兵虽然已经日落西山,但依然可以称之为北非劲旅。伊斯梅尔帕夏素来与英法等欧洲列强关系密切,其军队中也装备了大量西方先进枪炮,战斗力不可小觑。

这些压力,都落在了皇家海军陆战第3师和第4师的肩头,夺取苏伊士城难免会爆发激烈的战斗。

唐-李信殿下更加熟悉陆上战斗,南美战争中曾经跟随骑兵千里突袭,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战斗,经验和见识都是不缺的,所缺的仅仅是实际历练的机会。

李察相当期待,十一皇儿能够交出怎样的答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