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2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2页)

加入书签

法国人在中东以及近东,北非地区经营已经有200多年,拥有传统而深厚的影响力,当初能够说服赛义德帕夏开着苏伊士运河这项世纪工程,就足以说明其左右埃及政府的能力。

因为各种恩怨,给大唐使个绊子有啥稀奇的呢?

英法这些传统世界列强都是占便宜没够的主儿,冷不丁的吃了个大亏,千方百计想找回场子也能说得通。

再回头看看这个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帕夏,从其父亲阿里帕夏统治埃及到赛义德帕夏,再到伊斯梅尔帕夏已经传承60多年,是不折不扣的一方土霸主,对来自伊斯坦布尔的上命都爱搭不理。

这一方面说明了奥斯曼帝国统治力的极度衰败,另一方面展示了伊斯梅尔帕夏的强硬,是一个标准的铁腕人物。

当初大唐帝国趁着埃及财政极度困难之际,以400万英磅的白菜价买入了其手持的44股权,难保不会在其心中留下疙瘩,找到机会刻意刁难?

在消息极度闭塞的当今世界,自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的旧军阀式人物并不少,若是再有人挑拨,那么做出非理性的举动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世界上

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力量的总是大多数,除了将他揍的俯首帖耳,否则又能咋办呢?

打落牙齿和血吞可不是大唐帝国的作风,必须要让这些敢于挑衅帝国威严的土霸王知道厉害,否则不时还会有一些小丑跳出来,虽然没伤害,但是膈应人啊!

想到这里

李察也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大步的走到偏殿里,站在一人多高的手绘世界地图前仔细的研究起来。

距离苏伊士运河最近的帝国属地当然是天堂岛,如今的天堂岛已经具备较强的后勤供应实力,可以作为远征舰队的出发基地使用。

从这里向西经过婆罗州以南海峡,再经过英国海峡殖民地的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远征船队在钦奈补给后一路向西航行抵达红海,沿红海向西北方向2000余公里可以抵达苏伊士城,这一路的航程总计约11万余公里。

这一路上,至少要经过四处补给港口。

分别是新加坡或香港,钦奈,也门萨那和埃及所属苏伊士城,这其中有三座半补给港都在英国的控制下。

这半个补给港口,就是埃及的苏伊士城,运河东北部的入口港。若英国人不愿意提供舰队补给,那么情况就明了了,就是英国佬在后面使坏,但仔细想来,恐怕英国佬不会做得这么毫无技术含量。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大唐和英国作为传统亲密盟友,互相提供遍布世界各地的港口设施支持,这是有明文条约规定的事项,轻易不得违反。

若违反这一条,将会极大的伤害到英国的全球利益。

若是大唐帝国采取报复行动,也不给英国舰船补给,那么几乎整个美洲都没有英国商船的立足之地。这包括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英国的舰船不可能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更遑论纵横七海呢?

这就是大唐帝国的实力,拥有讨价还价的本钱。

若是远征舰队的补给一切顺利,那么英国佬的怀疑就可以大大的减小,法国佬的阴影就凸显出来了。

在这三个怀疑对象中,埃及帕夏伊斯梅尔的怀疑最小。因为其和大唐帝国没有任何直接的冲突,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瓜葛,犯不上无端的得罪一个世界列强。

哪怕只是二流列强,那也是世界列强。

皇帝李察站在世界地图前,第一次有种鞭长莫及的感觉,实在是这个苏伊士城太遥远了。

太平洋中部移民航线从东到西近2万公里,帝国远征舰队从帝都长安出发,南下巴拿马还有约5800余公里的航程,全加起来就3万公里出头了。

看一看地图上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布局,从直布罗陀进入北大西洋,南下顺着非洲海岸线直抵南非约翰内斯堡,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一路北上抵达阿拉伯海,途经阿拉伯半岛至印度次大陆,及至中南半岛海峡总督府和神州南方的香港,这一路上都有完善的殖民地港口布局。

不得不惊叹日不落帝国数百年的深厚积淀,让后来者望尘莫及,几乎环绕着世界的欧亚大陆遍布殖民地。

就像现在处处被刁难的法国佬,没有英国的允许想殖民中南半岛难上加难,首先兵力和物资投送就是个大难题。

由此可见

扼守世界战略水道的重要性,苏伊士运河是一处,直布罗陀海峡是一处,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一处,马六甲海峡是一处,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尼加拉瓜运河必定也会是一处战略要地。

(注;这个年代波斯湾还没有发现石油,霍尔木斯海峡因此无人问津。)

难道……英国人盯上了正在建设中的尼加拉瓜运河?

想到这里

李察心中一惊,认真的考虑这种可能性……

既不缺钱,又不缺人,更不缺技术,正在火热施工中的尼加拉瓜运河推进一切顺利,各项工程节点完成早于预期,预计再有5~6年的建设就可以全线通航。

这个建立在帝国南方省份的国际水道,将会令大西洋沿岸的北美城市前往澳洲或者东亚节省14万公里路程,极具战略意义。

大唐帝国对尼加拉瓜运河公司拥有100的控制权,其中皇室内务府下属基金持股32,帝国政府发展基金持股51,中原省持股12,另有5放开给帝国社会民众持有,外人无法染指。x33

这个猜测虽然荒谬,但很可能贴近现实。

但这已经触及了大唐帝国的底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帝国都不会出让任何一点尼加拉瓜运河公司股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儿。

自家领土上的国际战略水道还掌控不住,那干脆就别玩了。

像法国那样实力不济,种下的果树被别人摘了桃子,已经让法兰西声望大减,不再被视为能够与英国平起平坐的顶尖列强。

当今世界残酷而冰冷的竞争法则,在核心利益上容不得一丝退让。

联想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欲掌控全球海洋,尼加拉瓜运河就是一个翻不过去的坎儿,李察神色随之变得更加凝重起来。

运河还未建成,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启奏陛下,一等威国公潘恒臣元帅传召觐见陛下,已经在殿外等候,乞请陛下御准。”

“嗯……宣召进殿。”

“微臣遵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