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百五十九章 浅谈 (第2/2页)

加入书签

先有云梦泽,后有洞庭湖调节洪水,长江水患并没有黄河水患严重。

凡事有好有坏,云梦泽承担泄洪的同时,大量的泥沙也被带去,形成了广袤的江汉平原。

自“华容隆起“北侧至汉江以南的广大地域,在古代统称为云梦泽。

秦汉以前,云梦泽是连绵不断的湖泊和沼泽,长江流到这里呈漫流状态,江湖不分,随季节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长。

云梦泽全盛时的水面总面积达26000平方千米,成为长江和汉江洪水的自然调蓄场所。

因此,当时长江中下游的“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

在九穴十三口分流洪水的同时,大量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来越小,人们在分流河道淤塞的先决条件下,将九穴十三口先后堵口筑堤,进一步扩大了耕地面积。筆趣庫

到明朝嘉靖年,最后一个位于北岸的“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连成一线的荆江大堤,也形成了单一的荆江河槽和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云梦泽全部消亡。

由于荆江洪水的倒灌,洞庭湖进一步扩大,替代云梦泽成为了调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

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江水自城陵矶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洪水期湖面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千米。

洞庭湖进入了全盛时期,也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

这些郑雄都知道,洞庭湖更是鼎鼎大名,想不知道都难。HTtρs://Μ.Ъīqiκυ.ΠEt

现在,长江有水患的危险,荆州一线,水患侵袭,指定遭灾。

短期还好,长期肯定不行。

如此,洞庭湖就成了首要选择。

现在,洞庭湖的重要性还没凸显出来,朱标和范显祖忧心忡忡,郑雄便插了一嘴道。

“江北荆州有云梦泽,江南岳阳有洞庭湖,必要时都可引江水倒灌而入,下游当可不为所累。”

<scripttype="text 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