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六章:为何而反 (第2/2页)

加入书签

问题是,人人都跑去种私田了,公田没人种了啊?渐渐地,许多田地都撂了荒!这帮士族地主阶级,利用自己手里掌握的权力,先把这种撂荒的田地,划入荒地的范围,再派人去开垦,转手一倒,又成了私田!

注意!能这么做,并且还能做到的,只有士族地主阶级,庶族地主是不好使的,他们的手里只有钱,没有权,无法把良田硬说成是荒地,所以,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士族地主占尽便宜,自己却连汤也喝不上,更是苦了那些小民百姓!

随着这种做法传播开来,愈演愈烈,晋国的公田数量越来越少,私田越来越多,那些大家世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哪管你国弱民穷?愈发贪得无厌,好像一只只蛀虫,逐渐把晋国的统治基础都快挖空了!HTtρs://Μ.Ъīqiκυ.ΠEt

司马懿虽然视小民为草芥,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也知道自己的国家需要赋税收入才能运转下去,对于那些贪婪的士族地主,自然也很痛恨,后来称帝以后,下令严厉打击吞占公田的违法行为,总算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这一乱象的蔓延,却仍然阻止不了土地兼并的趋势与速度!

我们说过,那时候司马懿的财源很多,犯不上非得从这些士族地主的嘴里抢食吃,而且,他的晋王朝还需要这些家伙的鼎力支持与拥护,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以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晋国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危机,没钱了,司马懿也只能修改政策,推行了私田纳赋的新政,以图能增加赋税收入,熬过难关!

在司马懿看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们这些世家大族,甚至包括司马氏的亲族王爷们,一个个富得流油,国家却穷得要破产,也该出点血了,要不然,晋国灭亡了,大家一起完蛋,收你点赋税,还不理所应当?

然而,司马懿却忽略了一点,对于拥有大量土地的士族地主阶级来说,你征收了私田的税赋,就等于令他们损失了巨额的土地收入,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足以令他们心疼得滴血,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铤而走险!wwω.ЪiqíΚù.ИěT

特别是司马氏的这几个王爷们,所拥有的土地最多,损失最大,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有土地,有巨额财富,还有权力,甚至手里还有兵!

一般的世家大族,利益受损时,虽怨声载道,忿忿不平,却未必敢于造反,也没有那个能力造反,可这几个王爷敢啊,不仅敢,还有造反的底气和实力!

砸人饭碗,如同要人性命,司马懿断了人家的财路,人家还不和他拼命?

这就是畸形的士族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权力以后,所形成的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皇帝也想好好治理这个国家,以保江山永固,可侵害了统治阶层的利益,便会惹来麻烦,而且,还是大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