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七章:西洋故事 (第2/2页)

加入书签

事实上,苏干剌与当时的苏门答腊王并非父子,前任苏门答腊国王苏丹罕阿必镇才是他的生父!

早年间,苏门答腊与邻国爆发战争,老国王在这场战争中被敌军的毒箭射死!当时苏干剌年龄尚小,无法主持大局,王妃只能在全国招贤纳士,许诺若有勇士能够击败敌军拯救苏门答腊,便以身相许,苏门答腊国王之位,就是王妃的嫁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年迈的渔夫毛遂自荐,率领苏门答腊军击败敌国,化解了危机!苏门答腊王妃信守承诺,嫁给渔夫,并带领百官尊渔夫为新任苏门答腊王!

可对于年幼的苏干剌来说,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苏门答腊国王无疑是碍眼的!苏干剌长大成年后,对国王的仇恨与日俱增,率领亲兵发动宫变,将渔夫国王一举击杀,取而代之!

但是,因为郑和并不承认苏干剌王权的合法性,他便怀恨在心,竟然举全国之兵攻击郑和的水军!郑和毫无畏缩,率军狠狠地教训了不知天高地厚的苏干剌,全歼了他的军队,在战场上将苏干剌生擒活捉!wwω.ЪiqíΚù.ИěT

这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所打的第三场仗!称之为硬仗,是因为苏干剌的军队人数众多,双方力量悬殊,郑和却能以少胜多,最终取得了完胜,着实不易!

打赢了这三场硬仗以后,郑和的威名远播南洋,此后的四次远航中则再未遇到过较大的战事!

可以说,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的船队充分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换来的是万国来朝的盛景,促进了南洋和西洋各国的和平友好往来,因此,郑和也被视为明朝的和平使者,并不是像西方人那样的霸权征服者!

但是,这个和平使者的名头,也是打来的,要不然,你连话语权的都没有,谁服你啊,谁会听你的?没有那三场硬仗的胜利,也就没有郑和及他所代表的大明王朝,威名远播,群小敬服的结局!

刘纬此番出海下西洋,便是打算以郑和为榜样,仿效先人,不做霸权主义征服者,而是与各国友好通商,促进和平往来,打开一个双赢的局面!

可问题是,你一片好心,人家却未必领情!那些土著,哪有那么远大的视野,他们更注重眼前之利,因而起了贪念,趁火打劫刘纬的舰队,就算百般不情愿,到头来还是免不了要动刀动枪,不过打完了以后如何收场,可是个技术活!

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显然是不够的,刘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吞并了整个斯里兰卡岛和印度大陆南端,收服了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将他们划为大汉子民,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