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章:主动被动 (第2/2页)

加入书签

曾几何时,那个无耻发动侵略战争的岛国,举国上下捐资助战,皇帝每天只吃一顿饭,节约开支,百姓们把自己的家底都当了,捐给军队,购买军火,甚至女学生宁愿去卖身,也要把赚来的钱,捐给国家!

诚然,侵略战争就是非正义的,邪恶的,是遭世人唾弃的,但他们的国民居然会有如此的爱国热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究竟是为什么呢,不值得我们深思,并引以为鉴吗?

人民的穷富与否,并非问题的关键,而是在于他们希望这钱能花在刀刃上!

稀里糊涂地为涨价买单,为通货膨胀兜底,却不知道自己无端多出来的开销究竟被谁拿走了,也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时间一久,怨气越攒越多,你还指望百姓们支持你,跟你一条心吗?

可能有人会问,靠百姓捐赠的那点粮食,能够用吗?事实上,你想啊,若靠粮食涨价,积累钱粮,不也是老百姓买单么?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而已!

况且,还有五年的时间呢,就算汉国百姓每人每月只省出一口粮食,届时,亦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数字,汉国政府和军队可以节省大量粮食采购成本,同时,还维护了粮食价格稳定,不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岂不皆大欢喜?

反之,若是刘纬不顾民生,为了准备打仗大肆囤粮,造成市面上的粮食价格一路攀升,百姓们吃饭的成本提高了,还不怨声载道一肚子不满?

那时节,恐怕又会有人误以为,是因为国营经济垄断了国家经济命脉造成的,说涨价就涨价!

你看,两种做法,本质其实差不多,结果,却截然相反,你说,刘纬该不该公布这统一战争的五年计划呢?

百姓们知道了真相,积极踊跃响应号召,都想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刘纬几乎没费吹灰之力,便统一了人心,现在的汉国,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团结奋进的局面!筆趣庫

可想而知,经过了这五年的精心准备,一旦开战,汉军必能在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下,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晋国必亡,司马氏父子也只能是引颈待戮,洗干净脖子,候着!

刘纬所做的这一切,都被司马懿看在眼里,难道他和司马昭就只能坐以待毙,毫无招架之功吗?感受到形势不妙的父子二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应对之策,但是,却再次出现了分歧!

司马昭的想法还是与原先一样,认为应该学习效仿汉国的先进经验,强大晋国实力;司马懿却认为,时不我待,不能被动等到五年之后,必须现在就有所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