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六章:建安八年 (第2/2页)

加入书签

刘璋虽然名为益州牧,但实际上与一个独立王国的国主没有什么区别,他最在乎的当然也是自己的位置能坐稳,如果有人对自己的权力产生了威胁,即使是亲生儿子他也会毫不手软的!

这一次的刘纬事件,刘璋杀伐决断,虽然有些六亲不认的冷酷,但却也是让他体会到了一把当州牧大权在握的感觉!从前温仁软弱的刘璋,这一次的事件以后,竟然也开始变了,他的身上似乎闪现出了一丝王者之气!因为,就在处置了刘纬后,刘璋又把矛头对准了庞羲,决定彻底根除这一隐患!

庞羲此人的情况,不再赘述。刘璋其实早就对他有所不满,毕竟像张鲁这样的先例依然在目,刘璋绝不能容忍出现一个张鲁第二,而庞羲之前的所作所为,颇有些走张鲁老路的嫌疑,他怎么能永远坐视不理?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所以,处理了刘纬之后,刘璋又做出决定,表奏朝廷,擢升庞羲为益州刺史!

这就很奇怪了,不是说收拾庞羲么,怎么还升了他的官?刘璋这么做的深意在于,庞羲一旦当了益州刺史,他就不能总是赖在巴西郡不出来了,必须到成都任职。一旦庞羲到了成都,等于剪去了羽翼,虽然刘璋不会杀庞羲,但他等于落入了刘璋的掌控之中,对刘璋的权力就再也构不成什么威胁!

益州之地,主要以川蜀地区为核心,这里四面环山,与中原和其他地区相对隔绝,这么多年了,宛如独立的王国,朝廷指令早已经下达不到这里,而刘璋也以贼寇横行,驿道不通的借口,多年不朝了!

但如今,他想让庞羲担任益州刺史,却不得不主动与朝廷联系,因为这个官职是必须由汉朝廷来加封的,如果刘璋自己私下任命,有两大弊端!

其一,虽然刘璋实际上是一个割据势力的领袖,根本不服朝廷管束,但他名义上还是朝廷的益州牧,言行举止尚需谨慎小心,不为别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袁术那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ъΙQǐkU.йEτ

当年袁术公然称帝,没多久便败亡身死,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悍然称帝,成了天下公敌!汉朝廷虽然衰微,但天下崇汉之士甚多,影响力依然还在,如果刘璋任意妄为,难免成为天下崇汉士人口诛笔伐的目标,这种舆论压力他刘璋受不了!

其二,如果庞羲的这个益州刺史,没有表奏朝廷,是刘璋私自加封的,就存在着一个名不正而言不顺的问题,庞羲未必会肯遵令而行!

庞羲也不是小孩子,他怎能不明白刘璋这么做的深意?如果州刺史的职务是刘璋私下任命的,他完全可以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来推搪辞让,拒不执行;但如果是朝廷下旨加封,庞羲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如今的汉朝廷虽然是朝不保夕,但影响力依然还在,天子的旨意,他庞羲也不敢公然违抗!当然,抗旨倒是没有什么性命之忧,但身为有名望的士人,庞羲也不敢公然站到全天下崇汉士人的对立面上去!

所以,刘璋此计要想顺利实现,必须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首肯才行,恐怕只递表章,未能济事,他便派出了使节,带着许多贡物和礼品去往许都,朝见天子!

为了保证这一次朝觐顺利达成目标,刘璋派出的使节不是别人,正是益州别驾张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