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章:坩埚炼钢 (第2/2页)

加入书签

在汉末三国时代,刘纬唯一能利用上的就是水力,可如果只在河边借用水力,那个力量是完全不够用的。汉水上游,本来也不是太大的河流,汛期水流湍急,旱期水力资源就匮乏了!因此这水力鼓风机,以刘纬技术团队的智慧是可以研制出来的,但水力又成了问题!ъΙQǐkU.йEτ

无奈,刘纬只能是又开始研究如何提高水力使用效率,带人沿汉水实地考察,终于在沔阳县西侧的沔水上游处,发现一个地方,一个可以用现有技术,修建水坝的所在!

这个地方,有个村落,名叫丘下亭村,沔水由两座山间的谷地流出,下来,就是大片平原谷地,非常适合建设靠水力生产的厂区,而且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只要堵住一处谷口,敌人想进入都难,刘纬突发奇想,决定自己将来的工业园区,就设置在这丘下亭村,并把这里,升格为县,专门成为一个工业县!

最关键的是,这里的地形,非常适合修建水坝!当然,在汉末三国时代,你让刘纬修出来个三峡大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沔水坝,还是有希望的!

地址选好了,刘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便在这丘下县开始施工了,水坝、造纸厂、炼钢厂、火药厂、兵工厂、纺织厂、水泥厂、砖厂等一同破土动工!因为江阳水泥厂和砖厂源源不断地提供建筑材料,工程的进度也能得以保证,一时间,几乎整个汉中可以动用的民力,全都集中到了丘下县!

虽然炼钢厂还没有竣工投入生产,但刘纬也还是组织了一拼工匠,用传统方式生产钢筋!幸亏沔水很窄,所需钢筋量不算太大,不然,就这个水坝非得修上十年不可!

修建水坝,必须先挖掘导流渠,仅这一项工程,就用去五千人力,耗时了三个多月!导流渠挖好后,再组织人手,以沙袋堵截沔水,再于两山之间的河床上,开始打建地基。地基打好后,刘纬亲自指挥,以竹框架为辅助,灌注钢筋水泥,等水泥坝体完全建成后,再修建加固栏、安装水轮等……

可以想象,在汉末三国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下,这项工程简直就是个奇迹!幸亏刘纬所发明的钢筋水泥、强度砖、滑轮起重机等建筑材料和工具,否则,还不一定多少年才能完工!甚至能不能修得成都很难说!筆趣庫

建安十一年初夏,丘下水力坝终于完工了,随之而逐步建设的工业园区,也落成竣工!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工业园,涵盖了整个丘下县城,坐落于群山环绕之中,包含大小工厂十余间,还修建有工厂家属居民区,小学校甚至是医馆、市场等,配套十分齐全!也就是说,刘纬等同于在丘下村这里,凭空建出一座工业城市来!

丘下县工业园建成后,刘纬向四方招募工匠,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这些工人及其家属就算在丘下县落户了,刘纬任命王甫的朋友赵累为丘下县长,原江阳闾师王忠为丘下县丞,实际二人就是工业园区的主管和ceo!

建安十一年秋,丘下工业园区正式启用,开始源源不断地生产制造出各种军用民用产品和物资,立时受到了广泛的瞩目与认可!

--

作者有话说:

感谢:五溪飞天弩、宴和大酒店、岞山起点科技、疯狂的西瓜2727、如是我闻1483几位朋友的坚定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