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九章:天下侧目 (第2/2页)

加入书签

刘璋甚至想要灭张氏一族,先拿张松的哥哥张肃开刀,可刘纬不让,他也没法下手!张氏一族,是蜀中最大的士族,子弟门生甚多,连刘纬的亲信张翼,都是其中一员,怎么灭?影响的面太广了!更何况,张肃必须留着,此人将来还有大用!

值得一提的是,刘璋现在已经不完全是傀儡了,益州除汉中外的军务民政,他还真可以下达命令!当然,前提是必须与法正和刘循商量过后,方可实行。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由益州牧、益州刺史、益州别驾组成的三人小组,决策原则竟然是少数服从多数,也就是说,法正不是来盯着刘氏父子的,只是为政的参与者!有时候,即便法正的意见与刘璋父子相左,最终,也能少数服从多数!

当然,现在的刘循,跟刘璋也不是铁板一块,日常政务决策中,他也时常站到法正一边,看似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长进不小!其实,刘循本来也不是庸碌之人,只不过之前被刘璋管得太严,大气不敢喘,也没有什么历练的机会罢了!

而刘璋呢,与刘循一样,他的长进也不小,为政决策,也比以前更合理,即便有时候还是会犯点糊涂,但三人小组讨论过后,他往往也能被说服,从善如流。

最近这段时日,益州最主要的政务,就是把江阳郡的政策复制推广向全蜀中。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百姓当然是愿意接受的,热情也很高,但是那些好的政策哪一项都需要大量钱粮的保证。

刘纬本来是不缺钱的,但随着地盘逐渐扩大,再加上汉中刚刚收复,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因此现在的他也是开始有些经济危机。

刘纬起家,最主要的财源就是盐井的收入,但现在,随着食盐产量的进一步增长和行销范围的不断扩大,价格也是开始一路走低,食盐已经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成了寻常百姓都能负担得起的生活物资!这本来是好事,也是刘纬所希望的结果,但因此盐井的收益降低了不少,还是必须限产限售才行。筆趣庫

刘纬还有许多从南中交易来的铜,按理说也不该缺钱,可铜这种金属虽然珍贵,但却因为铁的广泛应用,逐渐失去了生产生活重要资料的地位,成为了一般等价物。而这种一般等价物,即便是再怎么珍贵,量多了也一样会通货膨胀!所以,刘纬早已下令,南中铜矿石照收不误,但冶炼要严格限制,防止蜀地出现通货膨胀!

在汉末三国这样的乱世,最缺的不是贵金属,而是生产生活物资,许多地方以物换物,就是因为物资奇缺,贵金属的购买力严重下降!不过现在,刘纬对食盐销售和贵金属冶炼的限制,终于可以开放,因为,他和刘表韩遂结盟通商了!

一幅壮观的画面出现了,一车车食盐和铜锭,被益州商人运往西凉和荆州,换来的却是粮食、骏马、工具、布匹、丝线、书籍,甚至是武器等蜀中急需要的物资!

--

作者有话说:

感谢五溪飞天弩、岞山起点科技两位朋友的打赏与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