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南中地区 (第2/2页)

加入书签

别看此人叫刘楷,但却不是汉人,他们家祖辈上因为配合官军有功劳,被汉朝廷赐姓刘,因此才有了这么汉化的名字。在整个汉代,爪哈部历来都是南中地区的顺民典范,只是到刘楷这一代,事情开始变了。

之前我们说了,因为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加大了对南中蛮人盘剥的力度,导致南中蛮人屡次造反,在镇压的过程中,杀戮过甚,结下了仇怨,从此,刘楷再不是顺民,反而成了袭扰内地的急先锋。

因为爪哈部相对而言更依赖农耕,每年的春荒非常严重,部族子民经常吃不饱饭,刘楷便每年都发兵,袭扰益州腹地,抢劫粮食,遇到抵抗,便会大开杀戒,仇怨越来越深。

而益州内部的问题太多,州牧刘璋焦头烂额,基本没有精力,更没有那个能力去惩罚这个爪哈部,任其肆意妄为,已经有许多年了。

阿幼朵因为从小就离开了南中地区,所以她所了解的也并不太多,给刘纬提供的有效信息也很有限。

“彼战力如何?”听完了阿幼朵的介绍,刘纬思虑片刻,又问道。

“蛮兵极勇,可谓之死士也!”阿幼朵还没说话,甘宁在一边接话答道。

“哦?兴霸知之乎?”刘纬连忙转向甘宁,好奇地问道。

“然也……吾曾与其力战,九死余一生哉!”甘宁似乎轻轻叹了口气,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经历。HTtρs://Μ.Ъīqiκυ.ΠEt

甘宁说,那时候,他刚刚投靠州府,被委任为校尉,领一千兵,驻扎在严道县,正好赶上越巂郡蛮人造反,北犯州境。自己率兵力战不退,与蛮兵厮杀了三天,一千多兵几乎全军覆没,而他自己也是侥幸逃生。

据甘宁回忆,蛮兵非常勇猛,身体素质也好过于汉兵,最关键的是,他们个个都好像不怕死,无论是冲锋还是厮杀,全然不考虑生命危险!这样的敌人,实在可怕,汉兵往往慑于其威猛无惧,一触即溃,根本不敢与之死战。

“然其勇猛有余,智量不足,甲刃粗鄙,以主公之智,新军精猛,可与一战!”甘宁随后又突然话锋一转,客观地分析了一下敌我战力的对比。

刘纬对此,深以为然,赞许地点了点头。他熟知历史,史书上记载的蛮兵情况,大概也就是甘宁所说的这样,他们勇猛不惧死,但头脑比较简单,越是勇战,越容易掉进圈套和陷阱。而且,蛮兵作战,不讲兵阵,往往都是各自为战,凭勇胆杀敌,这种作战方式,更贴近于贼匪,而非正规军。同时,因为南中地区欠发达,蛮兵的武器和甲胄也很简陋,甚至有不少人都是以竹制武器作战。

“可与之一战……”刘纬立于船头,口中叨念着,又陷入了沉思。

--

作者有话说:

温馨提示:今后更新时间,将稳定在每天上午,特殊情况下除外!请大家理解与继续支持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