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运粮艰难 (第2/2页)

加入书签

农民起义领袖都是如此,刘备这种出身贵胄(起码是汉室宗亲)的封建统治者,若能真的给百姓减轻负担,那才怪呢!免三年钱粮?他吃啥喝啥?靠荒芜的荆南四郡那点产出,够治国养兵之用吗?

更何况,刘备急于统一天下,称王称帝,拿下巴蜀之后,势必很快便会出兵北伐,与曹操决战!免百姓三年赋税和徭役,他就得至少等上五年才行,年近花甲的他,等得起嘛!牛皮吹得震天响,其实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不过是权宜之计,为安抚百姓罢了!

刘纬因为有大量商业收入保证,所定下的三十税一制度和三个月的徭役,已经属于轻徭薄赋了,而且百姓服徭役,还给发工钱,刘备很难做到比他更加大度,于是便吹出个五十税一的许诺,其实根本实现不了!

虽然这些承诺,基本上是空头支票,但毕竟牛皮已经吹出去了,起码暂时来看,刘备是不可能劫掠民财,搜刮钱粮了,而且缴获的存粮,也发给了百姓,那么此番攻略蜀地乃至汉中,所需的军资粮草,从何而来?只能由荆南四郡,源源不断向蜀中运送,几乎无法就地筹措!

刘备打这一仗之前,准备还是相当充分的,积攒了不少钱粮!为此,他把自己多年来搜拢的金玉宝器,珍珠玛瑙,都暗中变卖,换取粮草,充为军用!

诸葛亮呢,更是砸锅卖铁,帮刘备四处掏弄,积累存粮,只为此番攻蜀之用!所以,暂时看来,荆州军的粮草还够用,即便不能从蜀中就地获取,也能支撑三四个月!只是运粮,相对就比较麻烦了!筆趣庫

众所周知,在古代,运粮走水路要比陆路高效得多,而由荆州进入蜀地的水路,必经长江三峡!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统称,在三国时代,这里虽然也是水路交通枢纽,却艰险难行,尤其是巫峡,怪石嶙峋,浅滩暗礁遍布,水流湍急!顺流而下,尚需小心翼翼,更别说逆流而上了,需要大量力夫拉纤,否则根本就上不去!

粮船,因载重过大,拉纤需要更多民力,只能慢慢地按次序通过,效率很低!况且,纤夫也需要休息啊,就算两班倒,日夜不停干,还是非常缓慢!

因此,荆州军在前线进展顺利的同时,后方粮草支援,却相对迟缓,有不少粮船,被堵在了巫峡附近,很难迅速通过,发生了交通阻塞,几乎都要等上好几天,才能排队通过!

当然,荆州军主力进入川蜀的时候,所携带的粮草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后援运送缓慢的问题,暂时还没凸显出来,也就并没引起刘备的注意!况且,这些琐碎事务,一向是由诸葛亮负责统筹调度,刘备这个当领导的,也就是抽空关心询问一下罢了,并不怎么上心!

可现在呢,诸葛亮忽然一病不起,一向由他负责的这摊事,忽然没有了主心骨,负责代理其责的长史马良,毕竟地位不高,资历尚浅,骤然承担了如此重大责任,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忙得焦头烂额!

另外,关羽负责留守秭归,除了保障后路安全的责任外,运粮也是其职责之一,这对于几乎没有政事经验的关羽来说,也够闹心的!

不过,好在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关羽和马良的共同努力下,后援粮草的运输工作,总算是逐渐步入正轨,虽然很慢,却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可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始作俑者,就是黄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