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小卒何平 (第2/2页)

加入书签

看来死守兴山,也不太妥当,该如何是好?难道真的听从这小卒的建议,退出此地,暂避敌锋?关键是……往哪退啊!黄忠思来想去,发现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居然转不出这个怪圈了!

“依尔之见,当何往哉?”黄忠想到这里,也是有点没辙了,看了一眼面前的何平,语气又稍稍缓和下来,再度问道。

“向北往之,遁入深山,避其兵锋,以静制动,坐观其变也!小人料定,荆州此番用兵,必欲入蜀耳!将军在,则其后路不安,未敢轻进,乃为汉王得时机也!”何平见黄忠的态度似乎有些松动,连忙敬礼,将自己的建议和谋划,明确地讲了出来!

啊……原来如此!这小子说的好像有些道理!至此,黄忠终于明白了何平的意思,原来他是建议自己保存实力,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楔在敌军侧后,令他们不得不顾忌后路,如芒刺在背,不能全力攻蜀,从而为汉王那边闻讯调兵来援,争取时间!

对啊!刘备侵蜀之心,已昭然若揭,就凭我黄忠,还有手下这两万人,其实很难改变大局,只有汉王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救大厦于将倾,可是他现在正于西北用兵,恐怕难以迅速回军救援,那么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因此,无论反攻秭归或者死守兴山,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都是无谓的消耗,根本于事无补,还不如暂避敌锋,保存实力,起牵制作用,令敌人首尾难顾,一心二用,自己这两万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于大局才是最有利的!

这小子不简单呐!小小一名士卒,居然有如此战略眼光,竟能放眼全局,着眼于最大利益!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怎么可能呢?难道他是那种不世出的战略天才?

“汝……何以有如此见识?”黄忠深觉何平所言在理,心中暗自赞叹之余,也是非常好奇,这年轻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在下,乃汉中军事学堂之徒也……愿学以致用,以报效汉王,造福万民耳……小子聒噪狂言,还望上将军谅之!”何平见黄忠似乎有接纳自己意见的倾向,连忙敬礼,谦虚谨慎地如此解释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小子,能有如此见地,闹了半天居然是汉中军事学堂的高材生!黄忠惊闻如此真相,感慨之余,内心也是唏嘘不已!

曾几何时,黄忠闻知汉王刘纬搞了一个什么军事学院,非常不屑,在他看来,上学堂也就是能识文断字,研究研究诗词歌赋罢了,打仗还能靠课堂上去学么?简直是无稽之谈!还不如直接拉上前线,在实践中学习战争,来得更加有效!

可现在,黄忠的这种想法,彻底颠覆了!看来,这军事学堂,确实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眼前这小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还真是没白学!自己带兵打了一辈子仗,见识竟不如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看来还真是有点落伍了!

汉王刘纬,果然不俗,如此深谋远虑,将来必成大业!黄忠心里,感慨万千,他目视着何平,却发现自己还不知道这小卒姓甚名谁!

“尔何名耶?”黄忠至此,才最终好奇问道。

“小人何平!”何平立正敬礼,庄重地自我介绍道!筆趣庫

“大善!便依尔之计也!另,晋汝为侍郎,随老夫左右,出谋划策,共襄大业!”黄忠大喜,当即采纳了何平的建议,还顺便升了他的官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