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继续鏖战 (第2/2页)

加入书签

因此,想要通过,也是有难度的,魏军好不容易才爬了上去,以为可以就此冲进城关之内,却突然遭到了猛烈炮击,顿时死伤惨重,攻势立颓!ъΙQǐkU.йEτ

李典眼见于此,怒火中烧,大骂混账!显然,他认为士兵们不敢冲,是缺乏勇气!

缺口都已经打通了,克关近在眼前,就差一步,有什么不敢冲的,李典这家伙竟热血上涌,挥起手里的大刀,大喝一声:随我杀!立刻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奔向那城墙的缺口处,一时间如同杜畿附体,无所畏惧,不要命了!

我们说过,在战场之上,“给我冲”和“跟我上”,效果有着天壤之别,将领们若舍生忘死,往往能激发士兵们的斗志,英勇无畏,敢于冲锋!

可是,这么做的坏处,就是太危险了,随时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能有人会说,同样是人,沙场之上,难道只能士兵们去冒险卖命,将领就该躲在后面?

这是战争,讲究的不是平等,而是成本和代价!培养一名军官,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其身价肯定比普通一名士兵高得多!

况且,死一名士兵,对战局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可死一名将帅,带来的后果,却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导致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你说谁贵谁贱?筆趣庫

当然,在古代战争中,将帅敢于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绝对是优秀的意志品质,值得赞赏,但不值得提倡!李典身为徐州牧,兼徐州军统帅,相当于兵团司令级别,这样的人,居然带着敢死队打冲锋,擅离指挥岗位,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合适的!

李典也是压抑了太久,作为从早期开始,便一直追随曹操的嫡系旧部,他这么多年,一直替曹操看家护院,很少有上阵的机会,自以为满腹兵略的他,不得表现的机会,甚至被同僚嘲笑为看家之犬,又岂能甘心!

眼下,虎牢关之战,关门已经攻破,眼看胜利在即,功成名就,指日可待,李典也是将安危抛诸脑后,忘乎所以,不顾一切了!

当然,李典这么做,也并非完全失去理智,因为他知道,汉军的虎蹲炮发射过后,也需要一套复杂的过程,才能再度开炮,虽然这个空档比天威炮要短得多,却足够自己冲过城墙的缺口,杀入城内!

事实,也果然如同李典所料,他率领徐州军一路冲上陡坡,没有遭到炮轰,便顺利通过了缺口,眼前不远处,就是汉军炮兵阵地,只要冲杀过去,这帮可恶的家伙,全都得报销!

“杀——”李典兴奋异常,热血上涌,大喝一声,沿着斜坡,脚踏尸体,冲了下来,却不曾想,有命来,没命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