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五章:军制改革 (第2/2页)

加入书签

当然,除了征兵制外,曹操也采用军户制,像那些屯田自养的军队(青州兵),实际上就是军户!不打仗的时候,他们也是农夫,可一旦战争爆发,需要征集兵源的时候,他们便是首选对象!

可以看出,无论征兵制,还是军户制,其实都不是职业军人,这些人平时就是百姓,能隔三差五,练练刀枪,那都算勤快的!按照规定,农闲练兵,都有许多人开缺逃避,不去参加!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像这样的军制,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在于,兵源自养,国家省下了大笔养兵的费用,还能发展农耕,可谓一举两得!甚至就连武器装备,都是老百姓自己准备,无需官府承担,成本极低!

比如《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之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可见一斑了!

而且,征兵制和军户制还有个好处,就是一旦战争到来时,立时全民皆兵,动不动便能汇集数十万大军!只要你的粮草够用,百万大军,都不是梦!

不过,优点的背后,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这样的部队,虽然人多势众,可战斗力却很难保证!疏于训练的农夫,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杂牌武器上阵,能打仗吗?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便宜没好货!成本低廉的养兵方式,部队的质量肯定差,不仅战斗力不行,战斗意志,也很难保证,遇上点挫折困境,便容易溃散,导致全局的失败!m.bīQikμ.ИěΤ

试想一下,曹操拿着这样的军队,去与精锐的汉军对抗,又岂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因此,经孟达提醒,曹操也是充分认识到,固有的兵制,亟须改革了!

那么,他打算怎么改呢?难道要废除征兵制和兵户制,直接模仿刘纬的职业化军制?肯定不行!一来,没有这个必要;二来,曹操哪有那么多的钱粮,供养举国之兵?

益州地貌特殊,蜀道艰难,相对闭塞,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刘纬养十万兵,就够用了,便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东吴孙权也差不多,坐靠长江天险,也不用养多少兵力,亦可保无虞!

可曹操不行啊!魏国地域广阔,北有胡马,时常犯乱;南有刘纬孙权,虎视眈眈!这么大的范围,需要多少兵力镇守?仅常规部队,就得需要至少二十万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一旦发生战事,需要的军队更多!

如今的曹操,刚刚推行新政,致力改革,才取得了一点点小小成绩,哪有那么多钱粮,供养数十万的常备军?因此,说是全面效仿刘纬,可实际上这一点,他还真做不到!

那怎么办?难道不改了吗?改,当然要改,但是可以变通!固有的征兵制和军户制,可以继续执行下去,在这个基础上,曹操决定,精兵裁减,去芜存菁,先改造出一批职业化的精锐强军!

为什么说是改造呢?因为曹操的部队,原本也有职业化军人!只是数量不多!就比如著名的虎豹骑,还有曹仁、夏侯惇和张辽统领的重步兵军团,这些都是职业军人组成的常规军,也是曹操手里的王牌部队,加在一起,大概十余万人!

现在,要搞军事改革,曹操的目光便盯上了这些主力王牌军,只要按照《士兵训练大纲》的要求,严格治军,坚持每日训练,相信这十万精锐,必能与汉军抗衡,不落下风!

换句话说,曹操推行军事改革,也可以一步步来,先从改造现有部队开始,将来再逐渐全面仿效刘纬,实行真正的职业军制,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权宜之计!

军制改革,是很重要,可是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不得不改,否则谈何提升部队战斗力?那就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