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三方对峙 (第2/2页)

加入书签

因此,对关羽来说,是先下手不利,后下手为强!应该先坐视黄忠和陆逊打起来,自己坐山观虎斗,等他们两败俱伤时,再坐收渔翁之利,才更为合适!

可是,关羽着急啊!秭归一失,前方大军后路断绝,不仅粮草后援送不上去,就连军情消息也因此而中断!他根本不知道,刘备的主力此时在益州作战,究竟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局面,只有打通了秭归,才能恢复交通,包括情报往来的传递,关羽他等不起啊!

所以,关羽在向四郡太守求援的同时,也使了一记阴招,派人故意将陆逊占领秭归的消息,通知了人在巫山的黄忠,就是想激汉军,先行进攻秭归,自己则按兵不动,根据形势的变化,再适时出兵!

可是,这个主意虽好,也得看黄忠的反应如何!关羽苦苦等待了很久,直到太守们的援兵都到齐了,也没看到黄忠与陆逊之间,大打出手,显然他的这一驱虎吞狼之计,落空了!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黄忠不知道秭归已经落入了东吴之手么?他当然知道,其实根本不用关羽派人来报,也不可能不知道,只是黄忠面对如此突发局面,他也犹豫了!

首先,荆蜀两军在巫川的一场大战,给黄忠所部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伤亡减员,几乎接近一半,就连黄忠自己都崴脚受伤了!

现在黄忠手里剩余的兵力,还不足七千,且没有重型武器,粮草辎重亦是不足,而陆逊在秭归,却坐拥近三万人马,且后援充足,黄忠就是想打秭归,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够不够用!显然,不够!

其次,吴蜀之间是有同盟关系的,从刘纬的一趟东吴之旅,就能看出,两家的关系,至少比刘纬和刘备之间,要好得多!

眼下,虽然陆逊占领了秭归,却并非从汉军手里夺城,即便有趁人之危,不讲道义之嫌,却并不意味着破坏了两家的联盟!

黄忠虽是大将,却一不是益州权力核心成员,二不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事关外交的重大事宜,他岂敢擅自做主呢!因此,就算黄忠有那个实力攻打秭归,也不敢轻易动手,破坏联盟友好的罪名,他可承担不起!

再者,黄忠可不傻,况且身边还有王平为他出谋献策,眼见关羽居然这么好心,竟派人来提醒通知自己,不用想都知道,纯属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定是想挑起吴蜀两军争端,他坐收渔翁之利!

识破了这驱虎吞狼之计,黄忠岂能甘愿让关羽得逞,他更不能出兵攻打秭归了!m.bīQikμ.ИěΤ

总之,关羽所期待的局面,一直没有发生,黄忠驻守巫山,就是没有任何举动!三方势力就这样在秭归附近,形成了僵持对峙的局面,谁也没有轻举妄动!

当然,三人之中,陆逊是最能沉得住气的,因为他不怕拖;黄忠所部粮草有些不足,却也还能撑个十天半月,不是特别着急!唯有关羽,拖延不起,如坐针毡!等待多日后,他终于耐不住性子了,准备下令进军!

但是,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封却突然回来了!这家伙,进入夷陵城后,可谓长长地出了口气,却也不敢大意,因为关羽可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

而且,刘封终于逃离险地之后,果然如刘纬所料,竟再度激起了一场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