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何以得之 (第2/2页)

加入书签

不过,吸取了推广种棉失败的教训,刘纬觉得,还是稳步推广,不要急于求成的好,应先试点铺开,取得成功,获得丰收以后,再以点盖面,逐步实现全境推广种植,才更加稳妥!

因而,刘纬决定,把汉中、成都、江阳、建宁、江陵、长沙等郡,设为推广杂交水稻的试点地区,先在这些地方试验种植,取得成功后,再带动周围地区,全面推广种植!

所以,稻种的数量,还是基本够用的,起码能满足第一季推广之用!

那么第二个问题呢?这些稻种,刘纬舍不得白给出去,又该怎么办?

杂交水稻,也是个新鲜事物,甭管你的宣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老百姓没亲眼见到实际效果,也未必相信,他们还怕种了你提供的稻种,将来会颗粒无收呢,就算白给都未必会要,更别说要花钱去买了!

在过去,这个问题,有个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借贷!其实刘纬就算再怎么豪横,那么大的数量,他也白给不起,因此以往所采用的方式,大多还是借贷的模式!

像稻种、耕牛、农具等等,若百姓们有需要,便可以找官府借贷,等到了收获的季节,再拿粮食还本交利,这样谁也不亏!当然,刘纬仁心仁德,更多的时候,采用的是免息借贷的方式,百姓们的负担更轻了!

那么,这杂交水稻的种子,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呢?恐怕不行!对于目前缺粮的刘纬来说,借贷与白给,实际上也差不多,就算将来能还回来,现在也是什么都见不着啊!

这可如何是好呢?刘纬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还是要有偿销售,而且价格十分昂贵,百姓们要用粮食来换取稻种,规定每十斤粮食,换一斤稻种,而且必须当场兑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不会吧?刘纬疯了吗?不是说白给都未必有人肯种么,现在还卖得这么贵,能有人买嘛?我们暂且搁置这问题,先看看实际效果如何吧!

兴鼎六年末,就在下一季水稻即将播种之前,一篇名为《刘氏杂交水稻育成惠民》的新闻报道,出现在了《汉中旬报》的头版头条上,文中详细介绍了这种水稻的研究栽培过程,以及高产效果,辞藻华丽,言之凿凿,令人一看之下,不由产生了十分的好奇心,纷纷打听,这种水稻的种子,哪里能够获得!

哪里?当然是刘纬那里啊!可事情怪就怪在,稻农们打听来打听去,却发现这玩意,没有得卖!官府的说法,众口一词,那就是王上今年,并没打算推广种植杂交水稻!ъΙQǐkU.йEτ

这下子,众人的胃口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据说亩产千斤以上的神奇稻谷,王上怎么会不推广种植呢?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街知巷闻,热议如沸,许多百姓都在议论,到最后,竟然有人给刘纬上了一封万民表,请求王上施恩,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刘纬接到这封万民表,勉为其难,做出决定,今年先将少量稻种,投放市场,售卖给稻农们,以应民之所求!当然,这个消息,也是很快便出现在了《汉中旬报》的头版头条上!

此消息一出,稻农们欢声雷动,赶紧带着粮食,去往官府兑换稻种,一时间,那些试点种植郡县的府衙门前,都排起了长队,购买者趋之若鹜,汗牛充栋;而那些非试点种植郡县的百姓,就是想买也买不到!

更出奇的是,头一天,这稻种还是十斤换一斤的价格,到了第二天,竟然涨价了,变成了二十斤粮食,才能换一斤!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购买者的热情和欲望,到最后,还是全都被抢购一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