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五章:话锋突变 (第2/2页)

加入书签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不用一一列举!总之,技术保密,是个难题,所以在保密的同时,刘纬也只能是不断致力于技术革新,始终领先敌人,才能保持这种优势!

可是,对于火药武器,刘纬那可是严防死守,一直保密的!这种能够彻底改变战争模式的产物,可不能轻易外泄!因此,他从来也没有与所谓的盟友共享过!

刚才诸葛瑾这句话,看似有点酸溜溜的味道,表达了对刘纬“吝啬”的不满,其实是一语道破了他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始终强于东吴,以便将来慢慢吞并江东么?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换句话说,你刘纬看似大方,给了东吴那么多火油,实际上就是想让孙权对这种相对落后的火器产生依赖,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是打不过你刘纬,可见背后用心之险恶!

诸葛瑾此言,相当不客气,令刘纬当即有点下不来台了,愣在当场,十分尴尬!可诸葛瑾呢,却还没完,不顾刘纬的感受,又继续说道:“乌林之地,远离江东,王上欲归其于吴,何故耶?实乃空耗钱粮,取血之计耳!”

“呃……”刘纬闻听诸葛瑾此言,更显尴尬,竟一时语塞!

诸葛瑾说的一点没错,他看破了刘纬的图谋!乌林,看似一块肥肉,事实上对东吴一点好处也没有!一座孤城,若是驻扎大军,需要周围郡县,输送大量粮草,甚至要千里迢迢,从江东运粮,十分不便!

况且,两家是同盟关系,又不会轻易开战,江东在此驻扎重兵,纯属无用功,白白耗费大量粮草,不是等于消耗自己的内力?可是,不驻兵又不行,那里毕竟是重要的战略要冲之地!

因此,诸葛瑾认为,刘纬想把乌林让给孙权,看似十分大方,可实际上却没安什么好心,这也是他拒绝接受乌林的一个重要考量和原因所在!

“王上所赠之良马,料必为吾主所用耳!然江南多水网,何以供骑兵驰骋焉?恐耗资甚巨,仅为仪仗,何用之有哉!”诸葛瑾是越说越来劲,竟然连刘纬给孙权提供的那么多马匹,也挑出了毛病!

的确,江南之地,全是河流湖泊,甚至沼泽地,而且稻田密布,哪有多少可以供骑兵行走的空间?要这些良马,又有何用?诸葛瑾太了解孙权了,他得到这批马,肯定要执意组建骑兵部队,结果啥用没有,只能当作好看的仪仗队,却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维持,这不也是虚耗内力么?

“今日江东,蜀中之物,滥矣!民所仰止,达官欲求!王上所赐者,恐令东吴,赖之益甚,而忘我之本,国将不国耳!”接着,诸葛瑾又针对蜀中商品泛滥,导致江东本地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现象,向刘纬提出了抗议,并表示,你又想给我们这么多,看似好心,实际上还是一种经济渗透和入侵!虽然都是白给的,可是有了它们,本地产品就卖不出去了,市场必将受到严重冲击!

“至于钱者,亦滥之也!王上所赐,恐令斗米,价万钱哉!”最后,诸葛瑾对刘纬准备送给孙权的那么多铜钱,也提出了质疑,似乎颇懂经济原理似的,阐明了此举,可能会造成吴国境内,通货膨胀的恶果!

至此,刘纬彻底惊呆了!诸葛瑾的眼光,十分刁毒,居然把自己的图谋,揭示得一清二楚,体无完肤!他开出的诸多条件,背后的确或多或少,暗藏有这样的玄机和心思,却不料全都被诸葛瑾,逐一道破!wwω.ЪiqíΚù.ИěT

这家伙,太厉害了!在某些层面上,恐怕比诸葛亮还强!刘纬万万没有想到,诸葛瑾一个古人,居然能把自己这个穿越者高深莫测的心思,分析得如此透彻,这可真是个大才啊!

如此大才,给孙权打工,是不是太可惜了?至此,刘纬是真动了立刻延揽诸葛瑾之心!

“先生所言极是!然尔东吴,若主明臣贤,何惧之有哉?”许久没有吭声的刘纬,终于开口了,一句话便令刚才还滔滔不绝的诸葛瑾哑口无言,黯然失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