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四章:电波通讯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就是信息传递不畅所造成的弊端,可不是耽误事那么简单了!刘纬深知其理,又怎能不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呢?早年间,他大力发展建设驿站系统,就是为此,如今他集中力量研究电报机,也是为此!

奇怪的是,刘纬上一次东瀛历险回来的时候,不是从卑弥呼那里拿到了电报机吗?这都过去好几年了,怎么还没研究出来?难道此前他一直没有重视这个研究项目吗?

怎么能不重视呢,电报机的专项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只是这东西的元器件太过复杂,对刘纬这样一个文科生来说真的很难,对古人来说,更是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

刘纬虽然是个文科生,可物理和化学成绩也不赖!他甚至记得简易的收发报机电路图,又有实物参考,按理说并不难啊,究竟卡在哪了呢?

卡就卡在,那些电容、电阻和三极管等元器件,都他娘的是拿什么造的啊!

如果刘纬是在现代,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用现成的元器件,哪怕是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来的,都可以制作出电报机,可在古代,这个领域完全就是一片空白,上哪去搞三极管、电容和电阻什么的?只能自己造了!

这就触及到刘纬的知识空白区了!电路板上那些嘎嘎豆豆的小东西,内部构造是什么?拿什么做的?刘纬只是依稀记得,什么不良导体,氧化铝还有硅,甚至是瓷片什么的,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有现成的实物嘛,拆开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不就行了?wwω.ЪiqíΚù.ИěT

这一点,刘纬自然想到了,也拆下了一些元器件,打开看了看,还是没看懂!那些白的、黑的、灰的不明物体,有粉状,有絮状,究竟是什么东西?搞得他一头雾水!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简易的电报模型机,早就做出来了,却没法普及,不攻克元器件的内部构造,不能批量仿制,这电报机世上仅此一台,又有何用?

一眨眼,几年的时间过去了,电报机元器件的研究,总算有了实质性的突破,那些技术人员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试验,终于自行造出了三极管、电阻和电容,并掌握了一定的电路系统相关知识,经验在实践中获得了飞跃般的提升!

当然,凭现有技术,那些元器件的体型都很大,由此组装起来的电报机,亦如樟木箱子那么大,显得有些粗犷笨拙!可即便如此,这也是个了不起的突破!

刘纬闻知消息,立刻赶来,兴致勃勃地现场观摩实验,当那台电报机随着操控人员的指尖不停按下,发出滴滴滴的一串响声时,他激动万分,心潮澎湃,不禁畅想未来,一幅人类实现即时通讯的宏伟画卷,似乎在眼前徐徐展开!

难掩喜悦之色的刘纬,重奖了课题研究组所有技术人员,当即下令,广而制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