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九章:盲目冲锋 (第2/2页)

加入书签

卑弥呼和曹镤发明制造的这种燧发来复枪,因为工艺落后,子弹个头很大,重量不轻,所以晋国火枪军单兵携带的子弹,只有五十多发;而汉军火器营呢,因为汉阳造步枪子弹较小,重量轻,再加上士兵们训练有素,身体强壮,单兵携带子弹可达二百发以上!wwω.ЪiqíΚù.ИěT

尤其是这两支执行特殊任务的小部队,出发之前,更是备足了弹药,单兵携带的子弹,不少于三百发,怎么可能现在就打光了呢!

不过,流星炮的炮弹,倒确实不多!我们一直在说,像流星炮这样的轻型火炮,携带方便,机动性强,却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炮虽然不沉,可炮弹沉啊!

汉国技术人员研发的这种流星炮,接近于后世的60毫米迫击炮,每枚炮弹重量大概1.5公斤,八发炮弹装一个弹药箱,加上箱体重量,每个弹药箱实重15公斤左右,也就是三十斤!

三十斤分量,看似不重,其实也不轻!再加上枪支、子弹、背包和其他负重,一个士兵,也就能扛一个弹药箱而已!

况且,为了保证部队的机动力,不可能所有人都背一个弹药箱,因此,能随军携带的炮弹数量,十分有限,一个迫击炮小组,能带四十枚炮弹,便是最大极限!

这就是为什么,晋军士兵密密麻麻地爬行而来时,汉军炮火打了两轮以后,就停止射击的原因,他们确实是为了节约炮弹!

若是炮弹可以无限使用,炮火根本就不会停,毕竟砸在人堆里的炮弹,也能炸伤趴在地面上的敌军!但是,炮弹有限,就不能那么鲁莽了,明显是等敌人站立起来,发动冲锋时再开炮,杀伤效果更佳,以免白白浪费了炮弹!

不过,这么做似乎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敌人已经离阵地很近,进入了炮火射程的盲区,怎么办?难道只能轰击后面的敌军,前面的交给火枪兵去处理?

火枪就是再怎么厉害,毕竟汉军人数较少,火力密集度不够,又没有像加特林那样的自动火器压制,万一敌军借着一股猛劲,真的冲上来了,岂不坏事吗?

这就是郭淮有信心立即发动冲锋的底气所在!他认为,即便汉军弹药没有打光,这个时候猛冲上去,也是最佳时机!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扇了他一记耳光,郭淮惊讶发现,汉军阵地之前,那些本来已经进入炮火射程盲区的晋军士兵,居然也挨了炮轰,顿时伤亡惨重,尸横遍地!

这……这是怎么回事?这种超出郭淮固有认知的奇怪现象,顿时惊得他目瞪口呆,他看了又看,最后才发现,原来汉军炮火,居然是从河对面打过来的!

筆趣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