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五章:最佳良机 (第2/2页)

加入书签

曹彰和曹熊举事失败的前车之鉴,仍历历在目,曹宇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丧失了中兴大魏的最后希望!

司马懿敢于率军远征辽东,说明对后方很放心!他临走之前,早已把亲信和眼线安插在魏国各地,州牧和太守们,大部分都是司马懿的人,就算曹宇和许仪等人控制了邺都,重掌了朝廷,地方上的官员和将领们,也未必听从他们命令!筆趣庫

倘若司马懿没死,从辽东回来了,邺都孤城一座,能守得住吗?即使拿下了司马懿的家人和儿子们做人质,也没用,这个刻薄寡恩,冷酷无情的家伙,还会在乎这个?

总之,曹宇劝说众人,一定不要着急,耐住性子,引而不发,等待最佳的时机,再突然动手,才能事半功倍,一击而定!

许仪遭到了曹宇的反驳,不肯罢休,当即反问他,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时机呢?曹宇想了想,竟然道出了一句惊人之语:彼归时,骤起之!

什么意思?原来,曹宇是打算等司马懿班师还朝,返回邺城时,再突然举事!这个出人意料的说法,顿时震惊了在场众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换了一下眼神,似乎都在认为,曹宇这家伙,肯定是疯了!

按照常理来讲,司马懿困在辽东回不来,或者,干脆死在那里,才是最有利的局面啊,怎么曹宇认为司马懿一定能回来,而且还认为他回来的时候,才是举事的最佳时机呢?

曹宇看出了众人的疑虑,没有直接解释,倒是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户人家,养了一条凶悍的看门狗,有一日,主人出门了,家里来了小偷,这条狗狂吠乱叫,把小偷吓跑了;可是转过天来,主人在家的时候,小偷又来了,这条狗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结果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偷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主人不在家的时候,是最容易丢东西的时候,看门狗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十分警惕,以至于晚上睡觉,都要睁一只眼!

可是,当主人在家的时候,看门狗便会误以为很安全,有人在,不会丢东西,便放松了警惕,吃饱喝足,昏昏而睡,从头至尾,也没发现小偷入室,更没有向主人及时报警!

这个故事,道理十分浅显易懂,在场诸人,顿时恍然大悟!所谓的主人,指的就是司马懿,而看门狗,就是指他的两个儿子和那些党羽们!

确实如此!司马懿率兵远征,不在邺都,这里的“看门狗”们,生怕出现乱子,时刻提防,日日警惕,曹宇他们,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可是,当司马懿这个主人回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看门狗”们会瞬间放松下来,失去警戒之心,这个时候,才是动手的最佳良机!

m.bīQikμ.Иě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