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九章:得意忘形 (第2/2页)

加入书签

其实,像司马懿这样的人,并不罕见,旧时的乱世军阀,几乎大体如此,包括曹操、孙权,甚至假仁假义的刘备,也没好哪去!在这些封建统治者眼中,普通一卒,命如草芥,毫不心疼,当然眼睛只盯着结果看,哪在乎士兵们为此,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司马懿为何会得意忘形?就是因为他几乎完全忽视了过程,只看到了结果!

此番用兵,他先是征服了三韩人,又与倭人建立了贸易往来,开辟了一条生财之道;其后,他又攻克襄平,活捉了公孙渊,消灭了盘踞辽东几十年的公孙一族!

再往后,鲜卑人又被他打败了,还顺便干掉了草原雄鹰轲比能;最后,司马懿还打服了高句丽人,令其再不敢越雷池半步,终于抚平了整个辽东,并收获了辽东民心!筆趣庫

一次出兵,就平定了边疆,还镇服了周边所有的异族,如此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他司马懿却做到了,甭管是不是走了狗屎运,他确实成功了!

与此相比,牺牲十万士卒,算得了什么?在司马懿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也正是因此,一贯城府极深的司马懿,也有些飘飘然,开始得意忘形,却没想到,因此造成了极其深远的恶劣影响!

十万人的性命,看起来只是个数字,而且,司马懿做足了善后工作,应该不会造成什么麻烦,魏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再征十万兵弹指一挥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问题就在于,这十万兵,可是精锐啊!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队人员流动性是相当大的,那么维系军魂之所在的关键,是什么呢?是将领吗?不是,因为将领也是随时可能调动升迁,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那些百战余生的老兵!

正是因为这些老兵的存在,且一代代传承,一支军队,就不会散架,正所谓:老兵不死,军魂不灭!

可司马懿呢,却一次性把十万大军,赔了个精光,连那些老兵也没了,等于是把魏军的精锐损失殆尽,再征新兵,完全是从头开始,一张白纸,将来的战斗力必定大打折扣!

而刘纬呢,不仅损失没那么大,还带回了一支经历了西域远征严酷考验的精锐之师,那些老兵,无论将来去到哪支部队,都是宝贵的财富和军队的基石!

此消彼长,司马懿将来再想与刘纬争锋,从军队的层面来看,便已经落了下风!

这就是司马懿葬送十万大军,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可他呢,却没有意识到,还因为得意忘形,犯下了低级的失误,陷入一场叛乱的风暴漩涡当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