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五章:鞭辟入里 (第2/2页)

加入书签

依诸葛亮看来,能让司马懿上当的诱饵,唯有两个人,一是汉王刘纬,二是曹植!可这两个人,都是不可能充当诱饵的人物,谁敢拿他们的性命冒险?因此,诱敌之计,到头来可能会是一场空,还平白无故,丢了虎牢关!

其四,就算此计能够成功,也不符合汉王刘纬的既定战略,司马懿暂时还不能死!

可想而知,伏击战略一旦成功,司马懿十有八九是逃不掉的,或者死于战场,或者俘虏,都是个麻烦事!没有了司马懿,魏国失去主心骨,必将陷入一片混乱,曹穆小儿和虞太后,根本掌控不了朝局,各地封疆大吏割据自立,或成现实!

然而,汉国目前,没有能力一口吞下魏国,这样的混乱,只能使觊觎中原的北胡鲜卑,获得驰骋南下的机会!届时,整个中原和北方地区,惨遭异族蹂躏,绝不是汉王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表面看来伏击战略可迅速解决边境危机,实际上带来的麻烦和后患更严重!

基于以上四点原因,诸葛亮请求参谋本部,再慎重考虑和商议一下,想想其他办法!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两个建议,那就是尽快调集荆州粮草,来援洛阳,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希望参谋本部请示汉王,再做决断!wwω.ЪiqíΚù.ИěT

诸葛亮的这封奏文,可谓有理有据,分析得鞭辟入里,而且态度也很诚恳!他的意思是,不是我不服从你们的命令,而是这个命令有问题,请求你们再合计一下,我等你们新的命令!

哪知道,诸葛亮的这封抗辩奏文递送至参谋本部以后,竟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有人表示支持,认为诸葛亮说的对,理应再慎重考虑一番;有人表示反对,觉得诸葛亮自恃功高,不把参谋本部放在眼里,竟敢公然抗命!

一时间,两派意见争论不休,各执己见,经过数次表决,都未能达成一致!

奇怪,庞统是干嘛吃的?参谋本部出现如此严重分歧,他这个参谋总长,就一言不发,无动于衷吗?其实,这一切背后的操纵者,就是庞统!

庞统投靠刘纬的时间,比诸葛亮可早多了,深得重用!然而,诸葛亮只是帮刘纬收复了荆州,便一跃成为汉国的左丞相,以及军事方面的最高指挥者——大都督!跳蚤似的,直接跳到梁上去了!庞统因此嫉妒之心骤起,红眼病又犯了!

想当初,诸葛亮和庞统一起为刘备效力之时,二人便是同床异梦,面和心不和,明争暗斗不断!后来,庞统投靠了刘纬,终于摆脱了这个讨厌的诸葛亮,混得风生水起,舒心畅快了很久,却不曾想,这个阴魂不散的诸葛亮,像膏药一样,又贴上来了!

这一次,诸葛亮又被刘纬委以重任,率兵东进,与司马懿决战,庞统心里的醋坛子彻底翻了,不想坐视诸葛亮再出风头,便暗中操纵参谋本部,故意捣乱,下达了那个几乎不可行的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