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四章:砦前邀战 (第2/2页)

加入书签

虽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可古代战场上的一些礼节和规矩,也是一辈辈流传和继承下来的精髓,岂能一点都不在意呢?所谓的邀战,自然不乏那种嬉笑大骂,激怒敌人的龌蹉方式,却并非常规手段!

眼下,张飞所部前来邀战,便是按照战场上的规矩行事!只见荆州军士卒,在前寨之外两三里处列阵,随即便敲响了战鼓!这是邀战的第一种方式:击鼓震敌!

古代战场之上,军鼓的用途是很宽泛的,既有激励士气,传递命令之效,也有邀战的作用。一般的规律,是擂鼓三通,大造声势,士卒齐声呼号,兵器杵地,以震慑敌胆,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按照一般规律,如果对方擂鼓三通,而你却始终不应战,便会被认为是怯战,不敢战,是一种奇耻大辱!即便统将脸皮厚,豁出去脸皮不要,不为所动,也会对士气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这种从先秦时代,一直传到汉末的邀战模式,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也得看对象是谁!刘纬是个穿越者,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又岂能上当?士卒们所接受的训练和教育也不同,又岂能轻易被激怒?

因此,张飞所部这轮擂鼓邀战,算是彻底失败了,蜀军将士,没有一个人被激怒,甚至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丝毫不为所动,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眼见蜀军毫无反应,张飞令几名传令兵,肩扛赤色红旗,催马上前,走到了距离蜀军营寨很近的地方,不停挥舞旗帜,大声呼号,这便是第二种邀战模式:红旗激敌!

这种方式,可能在我们看来,有些可笑!在阵前挥舞一杆红旗,就能激怒敌人,出营来战?古代人的想法,似乎匪夷所思啊!其实不然,看过西班牙斗牛吗?

鲜艳的红色,十分亮眼,让人看了,便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激动和热血沸腾的感觉,这是心理学上,早已被证明的一种规律,显然古人也深知其理,因此想出了这种红旗激敌的邀战方式!

在古代战争中,敌人亮出红旗,代表的是挑衅和耀武扬威之意,这是大家都懂的规矩,就好像亮出白旗,是和平和停战的意思一样,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因此,在阵前挥舞红旗,代表的就是邀战之意,受那种鲜艳颜色的刺激,许多粗莽武夫,会气急败坏,心烦不止,而产生主动出战的强烈愿望,可以说还是有效果的!

然而,张飞的意图,再度落空了,蜀军就好像对这种方式免疫,还是不为所动!而且到最后,竟然还把免战牌给挂了出来!

免战牌这种东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评书演义中会经常提到,动不动就说什么高悬免战牌!可是,相信大家都会很疑惑,难道这么一个破牌子挂出来,敌人就不进攻了?古人会这么迂腐吗?

这件事值得一说!邀战的方式,我们刚才讲了两种,还有其它方式我们没说,但归根结底,只一条,就是邀战一方,距离敌军营寨或城头,其实是很近的,也许就在弓弩的射程之内!m.bīQikμ.ИěΤ

战场之上,也讲究个礼尚往来,邀战一方,只要遵守规矩,没有胡来,那么防守一方,也不能太过分!若是在此时,射冷箭击敌,便是对规矩的践踏与破坏,会把邀战一方,彻底激怒,令他们士气大振!

因此,防守一方,一般不会在敌人邀战时,突然发动攻击的!那么自己不想出战,怎么办?靠嗓子吼吗?根本听不见!于是,便悬挂出免战牌,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也是给对方的一个最后通牒:我不出战,你也赶紧走,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这下您明白了吧,这免战牌,不是万能的护身符,而是一种威吓和警告!换句话说,防守一方,一旦高悬免战牌,邀战一方,只能见好就收,否则便是自讨苦吃!

张飞目睹蜀军高挂免战牌,急脾气也上来了,被气得火冒三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