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八章:赵云之哀 (第2/2页)

加入书签

真是咄咄怪事!同样的言论,为何关羽说了,刘备没什么感觉,而赵云说了,竟引起他这么大的反感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赵云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岂能与关羽相提并论!

关羽是最早追随刘备的重臣之一,乃其股肱手足;而赵云投靠刘备的时间较晚。而且赵云根本不知道,其实当年在河北时,他就已经得罪了刘备!

想当初,刘备依附于公孙瓒,赵云为公孙瓒部将,英武无双,勇冠三军!刘备当时就非常欣赏赵云,早有延揽其至麾下为自己效力的打算,便三番五次地向赵云示好,秋波频送,暗中透着挖墙脚和拉拢之意!

可赵云却不解风情,面对刘备的屡次暗示,竟然丝毫不为所动,虽然与刘备的关系还算亲密,却始终若即若离,不肯交心!是赵云太笨了,看不出刘备的心思?还真不是!

赵云为人忠勇,是宁死不愿为背主之事的!他既然是公孙瓒的部将,又怎么可能与刘备暗通款曲?因此,赵云实际上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刘备虚与委蛇,既不想拒绝他,而伤了双方的和气,也不想给刘备任何承诺!

赵云此举,虽然绝非故意,却与今天某些女孩在与男孩接触时的态度,非常类似!既不拒绝,也不答应,表面看十分暧昧,让你看着还有希望,可就是不答应你,吊着你,放弃吧还不舍得;不放弃,又始终不能如愿!

刘备其人,只是表面上虚怀若谷,爱贤厚士罢了,其实他的心胸没那么宽广,甚至还很记仇!

赵云对待刘备的这个态度,刘备又怎能不怀恨在心?当然,小心眼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刘备因为赵云的种种表现,断定他这个人太虚伪圆滑,很难参透其心!

不过,也是命运多变,造化弄人!机缘巧合之下,赵云最后于汝南,还是投靠了刘备!当时,公孙瓒早已覆灭,赵云是自由职业之身,无论投奔谁,都不存在背主的障碍,可他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投靠了刘备!

为什么呢?赵云其人,十分念旧情,他以为自己与刘备的关系甚笃,当年只是身不由己,不能追随刘备,自觉惭愧许多年,现在有了机会,刘备自然是他唯一的选择!

可是刘备呢?虽然依旧在亡命天涯,被曹操打得落魄不已,正是求贤若渴之际,但对赵云的态度,却因为早年的不愉快,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此,虽然刘备表面上欢心喜悦,亲亲热热地接纳了赵云,并大赞其为自己的韩信,可心里却是在想:公孙瓒已灭,你小子,如今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投奔我吗?当初,你想什么了?现在后悔了?呵呵……

当时的刘备兵少将微,正值用人之际,而赵云之精勇,确实是个可用之才,刘备觉得不用也是可惜,但心里却早已计定,此人绝不可大用!

也正是为此,赵云自从投靠刘备以后,表面看来深得信任与重用,可却一直在担任刘备身边的中都护之职,实际上,就是个警卫连长,保镖头子,根本没有机会施展才华!筆趣庫

当关羽、张飞,甚至是糜芳、陈到,都能率兵上阵,独当一面的时候,赵云却只能负责保护刘备,根本没有机会独自领兵出战!等赵云好不容易获得机会,追随刘备西征汉东三县的时候,又遇上了刘纬!

那段情节,相信您还有印象,刘纬对赵云表现出来的那种欣赏和仰慕之情,着实有些太过,这给刘备心里留下了阴影,甚至开始怀疑赵云与刘纬早有暗通,从那时候便开始对赵云失去了信任!

曹操南征时,刘备派给赵云的不是断后,就是诈败的脏活累活,拿他当工具般使唤,实际上却暗含着一种任其自生自灭的可怕心思!好在赵云福大命大,于危险之中,屡屡余生,才躲过了当时的那一劫!

想不到吧,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英雄赵子龙,命运竟会如此曲折多舛!眼下,他又当众说出刘备不爱听的话,站错了立场,刘备岂能不心生厌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