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六章:规律难破 (第2/2页)

加入书签

可是,随着这个新王朝的和平稳定,以及不断发展问题就来了!盛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人口呈几何基数大量增长!

中国自古以来,领土范围就相当大,可谓幅员辽阔,但其中适合耕种的田土,却是相对有限的,基本上就那么多!人口大量增加,造成的最直接问题,便是人多地少!筆趣庫

在开国之初,假如一户普通百姓拥有三十亩土地,就算不是丰收年景,靠一家人辛勤劳作,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是颇有盈余,填饱了肚子,交了税粮之后,还能拿剩余的粮食换酒喝,甚至过年过节给家人裁制一身新衣服!

试想一下,天下百姓都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能不出现盛世之治么?可问题是,再发展下去,慢慢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假设这户百姓,有三个儿子,他死后,三个儿子平分继承了他的土地,每人分得十亩地,分别过起了自己的日子,那么生活水平,还能像原来那么高了吗?

十亩地,看起来还是不少,养活一家之人,保证温饱还是够用,可这几个儿子再想换酒喝,过年做新衣裳,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如果这三个儿子,各自还有三个孩子,他们死后,再度均分了十亩地呢?

您看出来了吧!治世之后,没出三代,孙子辈的人就只能守着三亩薄田,勉强度日了,更可怕的是,他们膝下,依然子女众多,再往后,有些人注定就没有土地去耕种了!

几亩薄田的收获,填饱肚子都很勉强,甚至会有挨饿的可能,为了能活下去,便只能出去开辟荒地为田,等荒地也开辟得差不多了,还是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就只能卖地了!

毕竟有些人,过日子可能更勤俭持家,祖辈上早年攒下了一些积蓄,到这个时候,尚有盈余,于是他们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后代出现如此窘境,便开始采买那些活不下去的穷人家土地,成为新锐地主,而那些穷苦人,变成了他们的佃户!ъΙQǐkU.йEτ

从此,社会阶层再度如同刻度一样精准地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地主的土地越积越多,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更是不计其数,这便产生了另外一个社会问题:土地兼并!

随着土地兼并的出现和愈演愈烈,再加上人口继续不断增长,有些穷苦人甚至连做地主家佃户的机会都没有了!地主家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啊,岂能安置得了那么多人?

而这些失去了土地和一切生产生活资料的穷苦人,为求生计,便只能离开本乡本土,成为流民,到了实在饿得活不下去的时候,便会铤而走险——造反!

当各地造反局面如星火燎原之势扩散开来时,若当时的王朝已经腐朽没落,而无力镇压,那么就又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综上所述,因为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所有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轮回的怪圈,即便一次次地改朝换代,也始终没能解决这一问题!

而我们的主人公刘纬,之所以大力推行和发展商品经济及手工业,其实是早已看透了这个历史规律,试图在汉末三国时代,便跳出这样的历史轮回!

--

作者有话说:

最近几章,偏近于历史规律的分析与介绍,不是水文,而是必须!通过阐明这些,我们才能理解刘纬为什么要搞那些改革,好处在哪,他将来所要打造的国家是什么样的,构思基本按照史实,情节略有夸张虚构,请各位看官体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