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三章:立谁为嫡 (第2/2页)

加入书签

那么,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刨除其中早殇夭折的,也有十几个,到底立谁为嫡,不仅关乎于曹氏一族千秋万代的兴旺发达,更是决定了曹氏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天下大势的关键抉择,曹操岂能不慎重呢!

当然按照立嫡立长的制度,曹操的继承人毫无疑问,就是曹丕,其实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但他却始终犹豫着,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

曹操虽然为一代奸雄,英明神武,可他毕竟也是个平凡的父亲,与旁人类似,他对儿女也有偏爱。继曹昂和曹冲之后,他最喜欢的儿子,其实是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三子,大名鼎鼎,才华出众,曾有后人评论其为,可与李白和苏轼比肩,中国古代三大品第最高诗人之一!

关于曹植,相信不用太多介绍,大家也十分熟悉,《铜雀台赋》和《七步诗》,更是千古相传,耳熟能详!只是,大家可能存在一个误区,以为曹植是个文弱公子哥,手无缚鸡之力,只是个纯粹的艺术家而已,其实不然。

因为早年间曹操尚未站稳脚跟,在北方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家属常随军行止,幼年的曹植便与其他兄弟一样,是在戎马倥偬的生涯中度过的。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曹操彻底击败了河北袁氏以后,方才得以改变!

试想一下,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曹植,岂能是个文弱之人,他不仅文采出众,更善于舞剑和拳脚,可以算是文武双全之人。当然,若论武艺,他肯定不如曹彰和曹丕,但在这个方面却并非一无是处!

再加上建安十五年,铜雀台落成,曹操命诸子作赋庆贺,曹植第一个交卷,而且文章优雅,洋洋洒洒,颇得曹操欣赏和喜爱,他便动了想要培养和扶持曹植作为继承人的念头了!

当然,这也只是念头,曹操心里唯一的障碍,便是曹植非嫡长子,若立他为嗣,恐生变故!曹操英明一世,自然知道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轻易不可强为!

其实,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曹操虽然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嫡子,但曹熊最幼,且体弱多病,肯定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曹彰孔武有力,沙场颇有建树,但他有勇无谋,缺乏政治头脑,不宜作为领袖人选,也早被曹操排除在外了!

剩下的两个嫡子,曹丕虽居长,但在曹操看来他资质相对平庸,最大的优点就是没什么明显的缺点;而最大的缺点,就是没什么明显的优点,这样的继承人,显然是不能令曹操满意的!wwω.ЪiqíΚù.ИěT

而曹植呢?虽然曹操对其有所偏爱,但是他身上多少有些公子哥作风,名士派头,这是令曹操不太喜欢的地方。不过,他的优点比较明显,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文采出众,虽有瑕疵,也是瑕不掩瑜。

显然,这道二选一的题目,起码在建安十五年时,曹操已经有了倾向性的答案,那便是曹植。但因为曹植的优秀程度,还不足以让曹操下定决心,废长立幼,所以曹丕也没有被完全排除在考虑之外!

如今的曹操,已经开始在为身后之事,考虑千秋万代的大计,这继承人至关重要!其实他觉得哪个儿子,都比自己差远了,不过是在矬子里拔大个儿,目前看来曹丕和曹植脱颖而出,但哪一个,也不能让曹操完全满意,因此他一直在迟疑,下不了决心!

--

作者有话说:

感谢新朋友:峡谷白桦林355的友情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