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第一次使用瓷砖,他原本想用在徐家的足球场里,可是,最终却只能作罢,原因主要不是那工程太大了,这得要多少钱?而且,没有经验实际使用,就贸然投放到这么大型的工程上,也不是一个稳妥的人做法。

于是,就已经便宜了两个岳父,他们的客厅卧室,都使用了瓷砖,虽然,这样做没有什么的宣传作用,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也就不容易造成更大的影响。

瓷砖一块块取出,所有检测合格的放在专门的箱子中,每箱二十块,这样一箱一箱的装好了,使用起来也方便,更是可以防止磕撞。而那些检测不合格的,也不会被丢弃,而是二十块一摞,用草绳系好,码在一起备用,这些将来可以用于切割时使用。

一窑出完了,合格率达到了七成,这个已经很不错了,这一窑就是一百二十块,陶瓷厂现在有十座烧窑。

一下午,一座一座的窑出砖,后面的也还行,最终合格率达到六成四,看着撂在一起的这些瓷砖,郑勇心绪难平,他相信,随着建筑陶瓷的运用,中国的传统陶瓷业,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目前这瓷砖还有一点薄,以后会不断试验,就会越来越厚,并最终研制出全瓷的瓷砖。

看了一天的瓷砖制作和烧制,郑勇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下来,这瓷砖不久就会成为一种时尚的畅销品。

而水泥厂的建设,是一定要在江边的,根据水流,人用水泥做成了大型的水车,而碎石车间,都在这里,一排有二十座之多,这一次江南已经探明了好几处大型适合的原料矿藏,正好,江南水网密布,用船来运输,比用车要方便的多。

水泥厂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投产,现在的水泥,都是从山东运输来的,只要这里的水泥厂投产了,以这座大型水泥厂的产量,水泥应该可以大批量的供应江南建材市场。如今,水泥已经随着足球场工程而在南京小有名气了,同时,也进行了小批量的试卖,反响很不错,就是价格有些偏高,同时,数量也太少了。

这水泥对江南,应该是一种战略性的建筑物资,因为,江南水多,那么,在建坝,建巷,建桥上,水泥的天然优势是无与伦比的,因此,郑勇也正在计划,想要在一条河上,建一座水泥桥,只是,这桥不能工程量太大,也不能太小,同时还要在一个需求相当大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并不好寻找,目前,他还在物色中。https:ЪiqikuΠet

当江南的桥多起来,那路也就畅通了,摆渡也就成了历史,而随着道路的大幅度提升,相信江南的经济肯定会再上升一个台阶,如果繁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铺水泥路也不是不行。反正水泥这种商品,将来的需求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自己的这座水泥厂,也仅仅只是一个马前卒而已。

参观完了水泥厂,就去了炼钢厂,这上海其实也没有什么铁矿,但是,郑勇知道南京梅山是有铁矿的,储量足够自己使用,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矿是一个杂矿,里面不仅仅有铁矿,还是石英,还有铜,锰,铅等等,组成复杂,只要开发这一矿山,可以同时给炼钢厂和玻璃制品厂提供原料。同时,还能制造铜,铅,锌等,磁铁也有,反正用处很多,非常适合郑勇他们现在对于五花八门都需要一些的要求。

对于梅山的铁矿,他已经与魏国公谈过几次了,魏国公非常的心动,关键不在于矿本身,而是在于自己能获得多少利益。翁婿两个人争执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确定了下来,要不然他也不敢在上海搞一个炼钢厂,所以在上海搞,关键是在自己的工业基地内,再者水路非常的方便,整个基地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想生产什么,都是可以的。

郑勇在利益上做了一些让步,从而取得了开矿的全权,而魏国公只要钱,别的什么也不管,每年给一个定额,其实就是三十万银子。

这可不少,然而郑勇还是感觉自己能负担得起,这个铁矿关系到自己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随着造船厂的不断扩大,对于钢铁的需要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而大型战舰和运输船,又是自己海上战略的最重要组成,所以,三十万,还是可以负担的。

其实,现在只是自行车,就能把铁矿二十年的费用一下子给付清,再加上华布,钟表,暖水瓶,玻璃制品,玻璃最大的用处其实还是在建材上,平板玻璃才是玻璃的最大市场。只要玻璃被推广开来,玻璃的价格回落到一个市场的可承受值,那玻璃的春天就来了,现在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产量!所以,上海的玻璃厂,真正的作用,依然是玻璃的生产,只是现在暖水瓶成了主产品。

只要炼钢厂的产量上来了,那么,钢铁制品厂就可以批量的制作,小到生活用品,大到桥梁机械,需求量只会不断的提升。

总之这个摊子已经铺开了,随着钢铁产量的不断提升,钢材质量的不断提升,郑勇可能会对山东的地下石油进行一定量的开采。山东这个省真的太特殊了,它什么都有,只要是你需要的,它就没有不存在的,这里就是一个物华天宝之地,郑勇其实已经开始准备拿下整个山东省的控制权了。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了,现在才是崇祯十四年,距离十七年还有三年呢,到时自己就十九了,那时正是最好的年龄,嘿嘿。

继续萎缩着吧,现在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到工业建设上,只有有了更加深厚的工业基础,才能支撑着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海上。陆军好弄,海军难搞啊,海军为什么难搞?关键还是施展环境的问题,人类在陆地上方方面面都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以及相应的物质储备,而大海上呢?别的民族先放一边,只是华族吧,这方面原来还是很厉害的,可是,自从永乐皇帝后期的禁海政策施行之后,我们的海上武功,就渐渐的废掉了。

只是为了防备一个建文帝,居然就把所有的鱼民给向内陆迁徙,并喊出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政令,唉,这权力执掌者的神经,真的有时脆弱到让你无法想象。

宋太祖废了华族的武功,而明永乐又绝了海路,这两个家伙,就是恨不得把中华民族给掐死啊!还有人称颂此二人,真是让人无语至极!他们的那点功,远远的无法弥补这个过,按照他们的罪行,杀一万次都不嫌多,还称颂,真是个笑话!

说实话,中国历代的皇帝,好的不多,混蛋太多,皇帝这个职业,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要远远的大于贡献,因此,这个职业我们没有设计好,或者,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吧。

尽管如此,有这些混蛋们在不停的捣乱,我们这个民族也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直到这两个最可恨的混蛋做出了废武禁海之后,我们就彻底的没落了。

再加之清朝本就是刚刚从部落中走出来,思想原始到了没有办法再原始,于是,中华民族的最后一口气,也被掐死了,那么,落后挨打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而这又和孔子有什么关系?这又和儒家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去找那些混蛋皇帝呢?这是政治出了问题,而不是文化出了问题,同时,在中国向来都是文化要服从于政治的,唉唉唉!糊涂啊。

郑勇笑了,不过不是无奈的苦笑,而是欣慰的笑,因为,这让他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政治问题就要用政治的方式去改正,而文化的问题才要用文化去改正,不过,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组织架构中,文化问题,其实,也就首先是用政治的方式去改,改完了之后,只有政治把束缚着四肢五官的文化,释放开来,文化此时才会成为一个敢于,为自己负责的主体存在,而只有敢于,才会拥有改正的机会与能力。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即便是在后世,经过了激烈的二百年大变革,文化获得主体资格了吗?没有。而是不再束缚了,是直接把四肢都给砍掉了,把眼睛和耳朵刺聋扎瞎了。文化?已经死得差不多了。httpδ:Ъiqikunēt

权力的极端化,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真的说不清楚,因为,一切还在于管理者的好与坏,管理的好与坏。

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决定了道路的不同,所以,我们的路,一定会走下去,也必须走下去。

郑勇只是有一个可以实验的机会,看一看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进行一些修改和完善,如果真的还有一条更加好的路可以走,既能保持自我,又能少犯错误,那不是更好吗?当然,这是一种奢望,得与失,其实总是大致平衡的,你不要想着赚老天爷的便宜,因为,你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你们所掌握的一切,根本就不对称,所以,你想以局部击败全部,而这个全部里面还包括着你这个局部,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郑勇又笑了,是啊,生命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活着本身,发展与壮大,只是要承担更多老天爷的打工项目而已。

不过,郑勇知道,人类无法拒绝老天爷,只能随着他的指令,努力的劳作下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