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章 (第2/2页)

加入书签

确定了下来之后,郑勇想把效果图拿走,却被魏国公拒绝了,这图就贴在这墙上,他想每天都来看一看。

好吧,自己这也没有办法,家里还有一张小图,也不妨碍使用。

回到家,他就什么也不做,好好给自己放了三天的假,三天之后,山东来人了,而这一次来的竟然是老墨,两个人见面那叫一个亲切啊,快一年没有见了,老墨眼眶有点湿给郑勇下跪磕头道:”徒儿拜见师父。“

郑勇把他搀扶起来认真看了看道:”老墨啊,你……老了不少啊。“

老墨笑道:”我都六十三了,还不老啊。“

郑勇感慨,在这六十三在后世还被称为第二春和中年呢。唉,时代不同,老墨现在头发胡子眉毛都白了,这让他感慨的很,这才不到一年,感觉好像过了几十年啊。

两个人在一起,喝着茶吃着点心聊天,聊山东,聊南京,聊工业,聊技术,最终聊到了蒸汽机和电机上,老墨眼睛就亮了起来道:“师父啊,这两样已经有眉目了,特别是电机,嘿嘿,我们在山里搞了个小型发电站,已经运行了十几次了,真的可以发出闪电啊,都高兴坏了,这真是神了啊,现在山上的基地有很多已经移出来在山下建厂了,山上现在快成了专门搞研究的科研所了,嘿嘿,现在大家的干劲可大了,前景一片光明啊,师父,徒儿到遇到了你,真是天大的福分啊,嘿嘿。”

郑勇抓着他的一只老手,抚摸着那些皱纹道:“老墨啊,以后就让年轻人来干吧,你就不要跟着操心了,多活几年,多看看这个在咱们手里不断变化的世界吧。”

老墨摇头道:“不不不,不行啊,师父啊,我可不能什么都不干,我得干啊,人不能闲下来,一闲下来各种病就找来了,师父,我得继续干,我宁可累死,也不愿意闲死啊。”

唉,这老墨啊,让郑勇心疼的不得了,可是,却又没有办法。

于是,两个人又开始聊起了这个体育场的事情,郑勇让周怡拿出了效果图以及工程设计图,老墨看完了之后点头道:“师父,这个活我们必须接啊,如果把这工程做好了,我们墨工在江南就算是立住足了。”

郑勇道:“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叫你们来啊,没有想到你亲自来了。”

老墨道:“这事情对墨工来说至关重要,我不放心啊,看到了师父的效果图,我睡不着啊,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如果建筑起来了,那就成了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了吧?就成了南京城的一道风景啊,很多人都会慕名而来欣赏,我激动啊。”

郑勇道:“好吧,既然来了,那就好好干吧,我们一定要把这一个工程干好,我已经通知了上海县,现在沙船帮已经谈下来了,船的修复工作已经开始了,只要有三条船修复,我们就开始起海运,到时,三船必定要有一船运至南京,工程不能耽误。”

老墨道:“我们已经在山东建起了一座码头,都已经建好两个月了,路也修好了,只是没有船来啊,哈哈。”

郑勇道:“有备无患吧,对了,钟楼的研制现在怎么样了?南京钦天监昨天和我说,他们的公文有望能在一个月后拿到。”

老墨笑到,我们已经建起了一座同尺寸的钟楼,已经运行了一个月了,一切都符合设计要求,估计他们的公文拿到,我们的实验也差不多完成了。“

郑勇点头道:”足球场里也有一座大型钟楼和一座大型计时钟,老墨啊,这一次墨工在南京,真的要大展伸手了。“

老墨笑起来捋了一把白胡须道:”那就干吧,墨工要起飞了,师父,墨家是在我的手里起飞的,我……高兴啊。“

郑勇拍拍他的手臂道:”老墨一定会被记入历史的,老墨啊,我想给你在山上的基地立一座钢制的塑像,不仅仅为了你,更是为了整个墨工啊,你现在是一个精神象征了,你可不能反对。“httpδ:Ъiqikunēt

老墨嘿嘿笑起来道:”师父是怕我突然死了,墨工群龙无首吧。“

郑勇有点尴尬,没有想到啊,这老墨看着苍老的不行了,可是,大脑却一点也没有糊涂啊。

老墨点点头道:”徒儿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不过,师父啊,你相信吗?我觉得我还能再活十年,七十三八十四,嘿嘿,这才是一个好年岁啊。“

郑勇道:”那咱们说定了!“

老墨点点头道:”说定了!“

又说了一段时间的话,郑勇让亲卫把老墨带到给他准备好的房间里,这一路奔波啊,年龄可是不饶人,还是好好休息休息吧,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他真的还能再活十年,那可就太好了。

安排好了老墨他们的住处,现在郑勇在南京城里有十来处宅子,大大小小的都有,南京城的地皮很贵,只要有机会,价格好,郑勇就会卖下一套来,他想慢慢积攒,弄一处宅子就修建起来,备用,当然,如果价格好也会出租,甚至是出售。

现在手里也有点闲钱了,做一做长线,赚一点闲钱,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南京的房地产业的基本情况。

还有一点,就是二十八傻报告,二徐的两百人,已经基本训练好了,现在可以交给他们了,二十八傻这是想要求一个新的工作,其实郑勇早就想把他调到上海县兵营了。那里的第二期招兵已经开始了,一期五百人,共招四期,就是二千人,年龄上限放到了十六岁,下限提到了十四岁,当然了,如果识字的最低可以到十岁。这要看识字情况,有一些是书香门第的人家,现在北方真的很乱,特别是河南与陕西,两个省的人口已经减半了,北直隶也不容乐观,山东略好一点,可是,很多难民滞留,情况也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崩盘。

郑勇已经让郑二傻尽可能去招合格的新学员,招够了之后可以向江南转移,一批五百,现在由于基地的名气越来越大,已经有很多难民慕名而来,而基地也会尽可能的从中挑选工人,这样子一来,来逃难的反而更多了。

郑勇就让他们多招工人,进行一定的培训之后向江南转移,先来南京参与足球场和钟楼这两项工程,干完了之后就向上海转移,为上海的工业基地和商业基地工程储备建筑工人,之后这些建筑工人又会转化成为其他的工人,总之尽可能不要饿死人吧,这年头,能做一点好事就做一点,少让李自成,张献忠他们杀一些,就少杀一些吧。当然,官兵杀得也不少,比如左良玉,就被称之为比流贼还流贼。

郑勇现在手里还没有足够的兵力,自己的一万大军还在训练中和招募中,一切至少要等一年到两年,忍过这一段时间,工业也达到相当的水平,也就到了他爆发的时候了,现在是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到了崇祯十五年,距离大明灭亡还有两年的时候,郑勇会出击,先拿下山东,进行割据之后见机行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