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5章 (第2/2页)

加入书签

朱淑蕊皱眉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当面给他们一点脸色也就是了,你这样抢了他们的家眷,却让那些闺女如何自处?”

郑勇一听道:“是啊,是不好自处了呢,那个刘明月你识的吗?”

朱淑蕊道:“我自然识得,她都快成我嫂子了。”

郑勇一听乐了起来道:“只怕做不成你嫂子了,因为,她已经成了我小妾了。”

朱淑蕊一下子站了起来怒道:“你不是说武当山道士说你不能在十八岁之前沾染女色吗?”

郑勇道:“啊,那是说不能在十八岁前与妻子圆房,可是,他也没有说不能和小妾圆房是不是?”

朱淑蕊大怒道:“郑勇,你就是个混蛋!”

郑勇道:“我是混蛋,你是混蛋的老婆,那你是个什么蛋?”

朱淑蕊大声道:“郑勇你大胆!”

郑勇道:“你才知道我大胆吗?不大胆也不敢潜入鞑子营里杀多尔衮了!”

朱淑蕊一下子坐在了椅子上,泪水滚滚而下,抽泣起来。

门外的那些宫女太监们都吓得躲的远远的,谁也不敢靠前,两个主子吵起来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殃及池鱼了。

郑勇见朱淑蕊哭个没完道:“刘明月的事情我给说了啊,没事我就回来了。”

朱淑蕊突然抬起头来颤声道:“郑勇,你是不是嫌弃我?”

郑勇看了她一眼道:“没有,我曾经跟你说过,我不是那样的人。”

朱淑蕊哭道:“那你为什么如此对我?”

郑勇道:“我本来也是想好好和你来说事的,可是,却被你在门外晾了那么久,我告诉你,泥人还有个土性呢,别不把人当人,你是皇家人又怎么样?我最讨厌的就是自以为高高在上,又以此试图来碾压我尊严的人,不要说你,就是皇帝也不行!”

郑勇是一个现代人,自尊意识很强,所以,这一次反应也有些很火爆。

朱淑蕊有些惊恐的看着郑勇,她从来也没有见到他发这么大的火,可是,自己也没有做什么呀?平时那些皇家的女婿,还不都是这样对待的吗?也没有见哪一个说什么,可是,到了郑勇轮到了自己身上,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朱淑蕊定了定心神问道:“刘明月怎么了?”

郑勇见朱淑蕊有点说事的样子了,这才把他和刘明月的事情说了遍,结果把朱淑蕊给气笑了,指着郑勇道:“你这个强盗,抢了人家的闺女,睡了人家的闺女,还想让人家的闺女给你做小妾,而且,更过分的是还如此的编排人家闺女,你让刘右使怎么自处?他刘家不要名声了吗?”Ъiqikunět

郑勇无奈道:“那你说怎么办?”

朱淑蕊想了想道:“夫君是真的喜欢那小妮子了?”

郑勇点点头道:“不然呢?”

朱淑蕊叹了口气道:“那小妮子模样确实好,而且,素有文才贤名,这次被你糟蹋了,也实在可惜;然而,如果真的让她就此青灯古佛,也实在是对她不公。不如这样吧,你把她送到我这里来,我和她认了姐妹,如此也正了她的名分,想来刘府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吧。只要刘府认下来,你好好道个歉,再办一个隆重点的仪式,如此也就都说得过去了。”

郑勇头痛道:“这些人我也不懂,要不我把她送到你这里来,你们商量着办吧。”

朱淑蕊点点头道:“那就这样办吧。”

郑勇转身要走,朱淑蕊忽然唤住他问道:“果真那武当道长有十八岁之说吗?”

郑勇只是发了誓言肯定了这事,朱淑蕊叹了口,摆了一下手,郑勇瞥了她一眼,却也没有再说什么,便下去了。

回到了兵营,问了刘明月与其母相会之事,也不过就是思念亲情等等,那刘右使并没有要松动的意思,郑勇只好把她送进了德王府。

于是,没有过几天,济南府就传出了刘右使嫡长小娘子刘明月,在德王府被强人所掳,却趁乱而逃,被贼人追捕,正好被忠义伯所救,那刘明月不敢说自己是刘右使家的嫡女是怕坏了刘家的名声,而忠义伯救了这刘明月被她的美色所迷,当晚竟然强纳为妾。

如果过了十日,那刘明月无奈只得说出了实情,忠义伯这才知道她竟然是刘家的嫡长女,于是,只得去刘府道歉,并向刘右使提亲,而刘右使却不肯让自己的闺女做小,所以,不肯答应,然而,那刘明月的清白已经毁于忠义伯,郡主得知之后便与刘明月认了姐妹,愿意给她一个平妻的名分,与她共待一夫。

这一下子,郡主的贤名立即在济南府疯传了起来,而刘明月与郑勇的风流事也疯传了起来,一时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榜第一。

刘右使叹了一口气,刘夫人道:“事已至此,老爷,你就认了吧,郡主都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姿态,咱们的面子也算是保住了。”httpδ:Ъiqikunēt

刘右使又叹了一口气道:“我……这是被逼上梁山了。”

于是,郑刘两家立即便进行了紧急协商,把一切都敲定了下来,三天之后,郑勇摆了个大场面,披红挂彩,八抬大轿上了刘府。

刘府也是一派喜气洋洋,下人们披着红,忙着里里外外的跑,而刘明月也早已回了家,而且,她其实也已经准备好了出嫁的服装,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郑刘两家也都很有默契,所以,也没有出什么意外。

整整热闹了一天,刘家风风光光的嫁,郑家风风光光的娶,这让整个济南城都热闹了起来,而就在这时,又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北方传来,清军退兵出关了,他们在山东边境上驻兵数万,但是却始终没有越过边境一步,直至退去。

这一下子整个山东沸腾了,郑勇的名字也瞬间上了整个山东行省的热搜榜首。当然郑能在济南城上的一句承诺,并没有人当一回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就成了真。

整个北直隶,山西,甚至河南都已经被清军入侵了,却唯有山东,清军没有踏入一步。

这铁一样的事实,让整个山东人都相信,是郑勇保佑了他们,让他们免了这样的一场大祸,于是,家家户户都供起了郑勇的牌位,更有甚者,还盖了生祠。

这消息当然也很快就传到了京城,京城里的人非常的羡慕山东人,因为,他们有郑勇啊,他只是在济南城上说了那么一句话,清军就没有敢入山东境一步,这是何等的霸气啊。

崇祯与周皇后还有长平公主与太子朱慈烺都坐在一起吃饭,长平公主显得有些兴奋道:“父皇母后听说了吗?忠义伯在济南城上只说了一句话,那清军就没有敢入侵山东了。”

崇祯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吃饭,而周皇后悄悄看了崇祯一眼,也没有说话,继续吃饭。只是,太子却也道:“我也听说了,没有想到这小小年纪的忠义伯竟然有如此的威名,能震慑住鞑子。”

长平公主笑道:“我早就看出来了,他可不是池中之物。”

崇祯皱起了眉头咳了一声,立即,便不再有人说话了。

这样闷头吃了一会儿,长平就说吃好了,告了辞退了出去,而太子不久也告辞退了出去,于是,这里就只剩下了崇祯与周皇后。

崇祯哼了一声道:“那鞑子如此凶悍,又怎会为一句少年之言而止兵。”

周皇后道:“也许就是巧合了,让那小子赚了好大的名声。”

崇祯又看了周皇后一眼,再哼了一声道:“那清军就驻兵在山东边境,意图何其明显,怎么会是巧合?”

周皇后被噎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崇祯才又道:“却也不知道他使用了什么样的法子,唬住了鞑子,这个忠义伯我是知道的,他的鬼点子非常的多。”

周皇后一听笑道:“是啊,上次就是他的点子,让陛下得了需要多的银子,也算是帮住咱们渡过了难关。”

崇祯却犹豫道:“只是,这件事情让我有些难办,本想唤他来问一问,只是,如果真的唤他来了,难道还要加封于他吗?他这样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是忠义伯了,莫非还要封侯不成?”

周皇后道:“不过都是一些市井间的玩笑之语,陛下您就睁一眼闭一眼得了。”

崇祯听了笑起来,然而,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而入,送上了一道奏折。崇祯皱起了眉头,他很讨厌有人在他与家人吃饭时被打扰,不过,他还是打开来看了起来,才看了几眼就一下子站了起来,把周皇后给吓了一跳,而崇祯也顾不得许多,就急匆匆出殿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