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 (第2/2页)

加入书签

其实,这也是郑勇所一直担心的,虽然这生出来的后代,与后世的他没有任何的关系,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能生出属于自己这具身体的后代来,然而,夺舍之后到底能不能生育后代,这个可是谁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什么?网络小说上有?算了吧,这个是他们的杜撰没有任何的实际实验的数据做依托,自然是不可信的。

然而,王如雅真的想多了,因为,没有多久,她就晕船了,而且就呕吐了起来,开始还不让郑勇靠近她,怕给他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可是,到了后来她就已经招架不住了,吐到自己都不想活下去的地步,别的更是顾不上了。

虽然这一路上,郑勇都在贴身照顾着王如雅,并且,还帮助她洗衣服,而她的身子也被他摸了个遍,看了个大概,然而,王如雅却连一点那方面的想法都没有兴起来,而是煎熬着盼望早一点到达上海,也好早一点离开这条该死的船。

在海上行了三天,原因是这一次回去装运了很多东西,船很重,所以,行得就很慢,同时,这样的时代也没有多少顺风,他们的船只能不停的走之字线,这也是为什么王如雅晕船晕得如此厉害。

风浪虽然不大,可是,这么绕来绕去的,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适应的,王如雅就中了招。

三天后终于到了上海原沙船帮的码头,因为郑勇牵挂那船,所以,并没有去兵营那一边,而郑勇一下船,王如雅也跟着下去了,这船她真的受够了,也害怕了。其实这三天之后她已经有一些适应了,并不像之前那样的反应强烈了,可是,她去还是阴影不散,能早一点下船,那就早一点。

而到了岸上,王如雅奇怪的发现,她居然在陆地上站不稳了,要不是郑勇眼快扶住了她,只怕就会摔倒在了地面上。

这这这……这是为什么呀?怎么感觉这陆地竟然也如船一般的摇晃个不停呢?于是,王如雅又一次小脸苍白,再吐了起来,这……刚刚晕船还没有怎么结束,她就又晕起了陆地来了。

王如雅感觉自己彻底的完了,这上了一次船居然就成了这样,现在是陆地和船,她都没有办法适应了,难道真的活不成了吗?她哭了,抱着郑勇不敢再放开,因为,她崩溃了,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了。

好在,大半天之后,她终于适应了过来,终于感觉地面摇得不是那么厉害了,她已经可以站住摔不倒了,并且还能走几步。

如此,她才放开了郑勇,而郑勇也终于可以去看他心心念念的船了。

二千料,载重在二百五十吨到四百吨差不多的样子,到底如何换算,居然还有很多的版本,唉。

不过,这样的船也已经不小了,一般沙船也才一千料而已。

因为知道郑勇要来,所以,这条船今天并没有去搞实验,而是进行了必要的清理和维护,直等郑勇的到来。

终于,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船了,郑勇有些迫不及待,赶紧上了那条船,然后就开始到处观察了起来,看了一遍,整体上感觉这船从外面觉得还真不小,要是,进去了之后才感觉到这船也不是很大的样子。

特别是这上面养了十头牛,就占了这船可装载的一大半,实验人员只能被挤成一团,勉强居住,条件自然就不要说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种船的速度与海上的航行能力,当然这里面最让郑勇关心的还是变速箱的质量问题了。

对于,实验人员们脸上就不好看了,因为,这两样既是船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最耗费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代,大海上的船都是风帆动力,为了获得动力,说就得不停的改变船的受风情况,而这些操作,都是靠舵来获得的,而把舵杆改成了舵轮之后,操作起来是方便了很多,但是,因为需要一套齿轮传动才能实现,所以,这样的操作非常的频繁,再加上舵面的吃力受重性,所以,磨损也就很严重,而现在的钢材质量真的也不是很好,这种勉强冶炼出来的钢材,其实也只能是勉强的使用,就跟做枪做炮一样,都是很勉强的使用,这也没有办法,即便是如此,也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材料了。https:ЪiqikuΠet

当然,只要坩埚炼钢出来之后,那就会有了质的提升,因为,无非就是多费一些工时,总是可以获得更好的高碳钢材,甚至是合金钢材。

但是,这些还都只在期望中,还没有成为现实,现在的也只有这些,无论是齿轮用钢,还是轴承用钢,现在也只能是尽可能选择最好的钢材,除此之外,也就没有办法了,因为,不能做得再大了,越大越沉重啊。

当然,更麻烦的是船舶推动的动力变速箱,因为钢材质量的问题,所以,制作的也比较粗大,其实,这给操作带来了很多的负担,舵轮比想象中要重一些。

不管怎么说,还都凑合着可以用,这一切都属于实验性质的,因为,这一切都是郑勇提出来的设想,最终要定型的话,肯定要经过许多次的改进,最终定型之后才算是交付,现在只是进行实验,而郑勇就迫不及待的上来要体验体验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对于船舶,特别是比较先进的船舶那是非常渴望的。

一圈走下来,郑勇感触很深,其中最大的就是这牛力推动真的有些凄惨,与风帆相比那就不用说了,就是与蒸汽推动也是没有办法相比,难怪这种推动方式没有兴起来,仅仅只是十头牛的饲养占地,所需要携带的草料,还要有兽医随行等等,就让他非常的失望,他甚至粗算了一下,如果改换成同等占比的人类,动力输出也会比牛要好很多,这可真是一见奇怪的事情啊。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那实验负责人苦着脸对郑勇道:“师爷,您真的不知道啊,这牛发起疯来那可是没有办法啊,牛脾气起来之后,我们就什么办法都没有了,只能躲起来啊。

您知道吗?这牛晕起船来就会发疯,而且,它们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疯,通过研究,我们最终发现,这是因为它们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所造成的一种精神性质的问题。

师爷啊,这牛真的不适合在船上做事,不如换马来试一试吧。”

郑勇这一下子头更大了,牛的问题看来还真的不少,不过,马?那不行,那是战争的重要资源,他才得了这么一批战马,为了争抢差一点打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看到战马眼睛都会发红,有用没用的都来争抢,唉,真是服了。

马不行骡子也行啊,那个实验负责人继续磨着他。

郑勇则陷入到了深思中,他在思考这个动力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实验下去,用牛肯定是不行的,用马也不行,用驴呢?用人呢?一再思考之后,他感觉还是要把这实验进行下去,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高品质的钢材出来之后,这变速箱应该会有不小幅度的变小,同时,变速箱的改进也应该可以更加的合理,现在的变速箱说实话还是很原始的,而只有也只有不断的实验下去,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实验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实用性的技术和工具,最重要的是获得一批科技人才,而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在思想上改变对于工匠行业的固有看法,让整个人类社会渐渐的明白,手艺人对于这个社会的重要性。

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郑勇才对那个负责人道:“再试验一段时间,如果还是不行,就立即更换,不管是马还是骡子,或者是驴子,都实验实验,最后不行我们就用人力来推动。

也许你觉得这样有些得不偿失,可是,你要想到,我们这样做的最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与了解机械,虽然我们会走一些弯路,可是,任何一条弯路也都是一种让我们获得更多知识的途径。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那就是为断的进行各种实验,最终把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给予一下较好的解决,为人类提供更大的可能,明白吗?”

那负责人有点激动了,赶紧掏出了小本本来,用钢笔把郑勇刚刚的话给记录了下来,用崇敬的语气道:“师爷,你的话都是至理啊,我一定要把您这一段话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以便激励我,不断的沿着师爷您指引的方向走下去。”

郑勇笑了拍拍他的肩道:“马屁就不要拍了,走,我们看看这船的实际情况。”

那负责人立即答应下来,大呼小叫着把工作人员都赶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而船也开始收锚,牛也被套入到了绳索之中,在人们的呼号之中,渐渐的这船动了起来,先是向前,又后向倒,调了几下头,便开出了码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