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7章 (第1/2页)

加入书签

工作要做,自己的女人们也要安抚,这个刘明婧从跟了自己就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他以前还以为她会搞什么事情出来,因为从刘明月那里他了解的她是一个很精于算计,阴险之极的人。

然而,这两年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之相反的是,刘明婧非常的敬业,把自己分配的工作都能做理很好,而且,还要更好一点,她是一个很称职的贴身秘书,对于这样表现出色的人,郑勇觉得应该给予奖励。

当晚春意满室,这个刘明婧虽然和刘明月是同父异母,可是,她却比刘明月更懂事,也更懂得侍候人,身材皮肤也好,郑勇很满意。

自从有了这一次的经历之后,刘明婧的工作更加的认真和细致了,而且,她也多了一项工作,就是……

在郑勇的强制和努力之下,中国在此年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教育体系,虽然覆盖范围还不大,可是,却也已经在示范区内开始正常运行了。

同时,他也对科举进行了改革,不再以朱熹的儒学为主了,而是把范围扩大化,让儒家更加的活泼而不是严谨,当然到了朱熹那里已经不是严谨了,而是已经僵化了,他们把儒家给工具化了,而是不是一种思想了。

所以,郑勇还是想把儒家恢复到春秋战国时代,而不是被董仲舒给修改成了美女送给帝王的那种。他突出了儒家的精神,突出了儒家的尊严性,更加突出了孟子的精神,浩然正风,大丈夫风范,不为五斗米折腰。

特别是提出了务实务虚并重的思想,中国人太重现实了,所有的学者几乎都在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样虽然实用性强,不过,却也限制了眼界,让自己的格局小了些,中国的战略天赋是很高的,这一点一定不能埋没了。

他的所作所为在书生中引发了不满,当然有不满也就有支持的,文化就是这样,你的改动总会有支持和反对的两种,而不会只出现一种,这就是文化的可塑性,而这也是文化的活力特点。

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郑勇在江南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他提倡重回春秋战国,去朝圣那个耀眼的辉煌时代,并提问为什么那时回出现那么多的伟大圣贤,而之后的那么多年里,怎么就没有出现这样的伟大人物了?是什么样的约束限制了这种伟大人物出现的因素?思想上是不是应该更加的开放一些,一家独大,甚至是独裁,到底是一种好事还是坏事?

面对昨天和未来,我们应该如何的做才能做到不愧此生?如何把人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让我们中国人更加的先进与文明?

郑勇一下子提出了很多的设想和提问,这些都是对思想的一种释放和鼓励。

其实,在中国的大明,思想是非常活跃,已经出现了思想大解放的征兆,大明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思想升华大丰收的一个重要时刻,就像北宋时期,中国的各方面都已经到了顶点,就要产生突破了,可是,却被北方民族就是大金给一棍子打断了,之后又被大蒙远直接斩断,中华文明的一个辉煌没了,唉,野蛮战胜了文明,后进取代了先进,为什么会这样呢?

而大明也是如此,又一次迎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突破升级的机会,却被大清给一棍子打断,之后更是被反复的封锁压制,直到西方人把应该做的都做了,把能占的位子都占完了,他们才用坚船利炮来敲击被紧紧封闭的大门,把一个被迫昏睡过去的王者,击败了。

这段历史,说实话,郑勇是不服的。

从宋被打断,到又一次明被打断,连续两次,那么,这就不是巧合了,而是一种无形的控制而形成的必然。

这是为什么?我们每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就被打断被限制,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为此付出了数以亿计的生命,也没有换来最终的突破,到后来还是被西方人所入侵所殖民,从此我们就有些强烈的自卑心理,以至于都成了西方的舔狗。

西方人与我们相比,他们只有两个东西比我们好一些,第一他们提出了个性自由,公权要尊重私权,也就是公权与私权要达到相互尊重,这一点就很重要,我们太重公权了,而有些忽略了私权,这一点上我们要反思一下;第二就是他们重知识本身,而不仅它的实用性,就是说他们对于知识有一种近似神经质的热爱,而不仅仅是要利用知识来发展技术用于改变现实。筆趣庫

这两点是中国人所欠缺的,不是说我们没有,而是还欠缺一些,如果思想再开放一点,之后加入这一方面的讨论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这东西还要向后放一放,现在是先松一松绑,让被政治束缚到窒息的思想,喘几口气。

如此过了三年,长江大桥的设计已经基本定型了,郑勇可是全程参与了的,他对众讲,百年大计,桥墩为重,并对水泥进行了好多改型升级,以提高耐水等等抗侵蚀性的试验,最终也选定了型号,钢材早就过关了,一切都准备好了,立即抛开了一次会议,为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做最后的政治准备和动员。

此时,所有的与会者都看了南京长江大桥的模型,虽然这模型很漂亮,不过,他们还是不敢相信,想一想就感觉不可思议,这可是长江啊,划船从这边到另一边都要划小半天呢,可是,他们居然想在上面架桥了。

这工程量之大也让他们心惊肉跳,而所需要的施工人员居然达到了近二百万,这这这……

这也没有办法,工程土方量真的太大了,现在也没好的办法弄出太多的大型工程机工,火车和内燃机车都在实验中,还有一段可走,就是这样,郑勇依然把火车提前给释放了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量的家伙做运输,只是人拉牛车装,真的太可怕了,这样的工程时间上会非常的长,估计要十五年,如果有了火车就可以缩短到十年。

工程设计,用的是最笨的一个办法,就是改道,强制让长江改道,把工程作业区彻底截流排干水,等施工完成之后,再把水放回来,把原来的分流消除掉。

方法是可行的,就是工程量真的不小。

由于郑成功与吴三桂联合把东南亚半岛拿下了,并取名为极南半岛,极南半岛整个区域,暂时归郑成功与吴三桂掌管,郑成功被封极南王,吴三桂被封西平郡王,他还要继续向西扩张,已经进入到南亚次大陆。

这里是一个国家林立的区域,最大的国家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所建立的莫卧儿汗国。

这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一个国家了,占据着整个次大陆北方,而吴三桂的任务并不是去招惹它,而是把南方的那些地方控制起来,用来种植棉花和粮食,这里的人口不少,将成为中国的原材料和商品倾销地。

同时,郑勇已经派济尔哈朗携带大量的满清及一大部分汉族人口,向南大洲迁徙,郑成功根据郑勇的提醒,他发现了那个大岛,并派人把岛的大至外形以航线给了郑勇。

郑勇想到了济尔哈朗,他让率众一百万,乘船迁徙到南大洲,这里他本想叫中洲的,可是,郑成功却取名叫南大洲,郑勇自然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当初他可是答应过命名权的。

济尔哈朗这一次率领的有满汉蒙三族合并而成,郑勇承诺如果济尔哈朗能把此事办成了,给他一次提要求的机会,如果他能做到又对国家民族无所伤害,他就都会答应。

给了这样的一个承诺,还给铸成了一块钢牌,就跟丹书铁券差不多的东西吧。

虽然济尔哈朗并不是很愿意,可是,他们现在的身份真的有点太尴尬了,满清毕竟给汉族留下了太多的伤害,而此时又是汉人为主的政权,这让他们这些人都有些过街老鼠的感觉,想回关外,可是,现在关外的那些地盘也已经被郑勇都收走了,正在那里与蒙古各族一起商议怎么协作对抗罗斯人的入侵。

满人已经有家难回,而汉族的中原虽然很好,可是,民族矛盾又有些大,所以,郑勇才派他携带大量的曾经的侵略者去开拓一下南大洲,其实也是想让他们为国家民族立点功绩,以后也好弥补两民族之间的矛盾。

他想先拿下大南洲,把南洋群岛控制在其中,之后再慢慢收拾上面的西方入侵者。

中国人而已并不是以象棋的思维,而是以围棋的思维作为引申而用的,而西方人就没有这样的思维,因为,他们只有欧洲象棋和纸牌,这两样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并彻底的本地化了。而这两样的思维却是相同的,都是一种推进式的思维,而没有跳跃式的思维,所以,在布局上,西方人与中国人相比,总是感觉对不上,这就是根本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