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章 清君侧 (第2/2页)

加入书签

“你的手臂无大碍吧。”

魏国昌看似关心地道,眼神却是死死盯着包裹,三两下便把包裹撕开。

哗啦啦的声音响起,包裹中的东西顿时散落了一地,周围兵甲急忙引着火焰去看。

当魏国昌从地下捧起这些东西,顿时开怀大笑。

有莘梁带来的,便是能够调动军队的虎符。

不同于其他国家,乌孙国训练的奴隶兵经过洗脑,指挥除了接受国主的直接命令,就是听命于手持虎符的人。

眼前这十几个虎符已然可以调动半城的军队,如此一来,魏国昌自然有了很大的优势。

当然,这种护佑国家的东西,自是被严密防护,为了穿过明哨,暗哨,流动哨,一向机敏的有莘梁,也被划伤了右臂。

可魏国昌只是得了半城虎符,已然与先前便判若两人,有莘梁所做在他看来已是理所当然,就连演戏都懒得演,撇下查司儿,便急匆匆的领着自己手下亲信,向着国宫杀去。

杀了国主,那这些虎符也就成了唯一可以调动军队的凭证。

“你的手臂没事吧?”

查司儿引着有莘梁退到隐晦处,给他进行一个简单的包扎。

有莘梁摇摇头,“并无大碍。”

随后他不顾查司儿的劝阻,从怀中掏出三面虎符。

“这三面虎符亦可调动半城兵力,我就是为了窃取这三件虎符,才受的伤。”

“怎么安排,就看你的了。”

查司儿点点头,表示了然。

可有莘梁留下的这三件虎符,查司儿并没有办法直接使用。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不是乌孙官员。

一切隶属于乌孙国的士兵,军队中都有验证是否是乌孙官员的机构,只有接受了他们的认证,才可施行虎符的权力。

这样做的原因便是怕被他国窃去虎符,导致军队哗变。

所以,查司儿并不能向魏国昌那样,得到虎符便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而且若是有莘梁留下几个小一点的虎符,拓拔离还可从被他抓住把柄的官员中下手,间接控制军队。

能调动大规模军队的这三面虎符,只有一品官员才有权力使用。

当今乌孙,除了魏国昌,便是萧景旺可以使用。

“对啊,可以从萧景旺下手!”

心中划过一个念头,查司儿急忙道:

“梁兄,劳烦你和手下弟兄们再跑一趟,务必将那萧景旺救下,我有大用!”

有莘梁见他如此重视,也不含糊,嘴中扯了个哨子,他手下的黑衣人便集结过来,手中兵刃大多血迹未干,便又向着乌孙国宫极速而去。

国宫大门处,外门已经被撞得四分五裂,迸裂开来,内门也在攻城锥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城墙上,负责值守的校尉大声呼喊道:

“国公,难道要让魏家忠君之名毁于一旦吗?”

未等他吆喝下一句,便被黑暗中飞来的暗箭射下了瞭望塔。

魏国昌心中冷哼一声,忠诚?忠诚换来的只有被不断的剥削,自己若是再这么忍下去,萧景旺这妖相怕是会把自己满门抄斩。

“莫要听他胡说!我等前来,亦是为了忠君报国!效仿天朝清君侧,将国主身边那妖人杀掉,我便领兵撤去,尔等速速打开门来!”

见城内人不为所动,魏国昌急忙令人再次攻击内门。

之所以取这个时机,便是因为宫内大半守军都被调去防守城池。

而且不知是不是天公作美,拓拔部今夜也抽风了,开始攻打乌孙正门,虽然攻势并不猛烈,却足以让守城士兵紧张起来,不敢懈怠,更别提回援了。

嘭得一声,内门被撞开,魏国昌领着手下兵甲将眼前阻兵杀个精光后,便带着人极速向着主宫而去。

沿途遇见宣告国主令其速速撤去的传令人,也尽皆被抹了脖子。

直到魏国昌杀到主宫门口,国主才反应过来,这他妈清君侧怕是连带他这个君,也会被清理掉!

思索明白,他也急忙滚下了床,向着先前派人掩护萧景旺去后院的路线而去。

可未等他出了主宫,便被杀入宫中的兵甲缉拿了起来。

看见魏国昌那张脸,他顿感愧疚和害怕,连一句王者该说的质问都都说不出。

“左...左将军,饶孤一命吧!孤愿意...”

未等他说完,魏国昌手中长剑便划破了他的喉咙,无论如何,做到这个地步,国主绝无生还的可能。

“国主被那妖人所害,众将士,与我来,杀妖人!”

手下兵甲齐声应和道:

“杀!”

随后,一行人便包围了国宫,开始地毯式搜索。

时不时有燃烛被碰倒,引得一片火焰。

阉人们乱作一团,互相争夺财产,嫔妃们则是一个不小心,便被兵甲们拉到隐暗中,在一阵哀嚎后被一刀结束性命。筆趣庫

原本庄重繁华的乌孙国宫,顿时化作了一片人间地狱。

而作为被地毯式搜索的对象萧景旺,却已然被黑衣人驮出了国宫。

“你等将我先送回丞相府去!”

萧景旺用人跋扈惯了,如今局势,却还是用着斥令的口气。

驮他兵甲见已然离国公的火焰远了,直接将他狠狠摔在地上。

“你....你竟敢!”

萧景旺大惊失色,竟然有人敢如此对他,看着自己身上被擦破的大片皮肉,顿感更痛,娇呼一声。

未等他责骂,周遭有黑衣走上前来一脚将踹在他脸上,顿时便把他鼻子蹬塌。

左右开弓又是十几个耳旁风扇下去,把他打成了活死人。

两个人将其架起,扶着向前走去。

只要他有一口气,就能满足查司儿的要求,一个妓人,还真认不清自己了。

有莘梁观察了周遭环境后,带着手下兄弟,急忙向着乌孙城墙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