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厨刘耀 (第2/2页)

加入书签

我想了想,还是一个个回答吧,先跟三十二讲了各地习俗,又问了舒善想要什么,最后还屁颠屁颠去准备了点吃的,开了瓶白酒,放在卧室桌子上,顺手关上门,回到了客厅。

舒善想要的东西,不算多难搞,只是一个蚊子抱枕,看着就跟幼儿园哄小孩睡觉的布娃娃似的,比三十二那天文望远镜可便宜太多了,我还买得起。

于是我直接干脆利落的从网上下了单,告诉舒善过两天就到,这小丫头可开心了,从我酒壶里跑了出来,满屋子欢天喜地的转悠。

因为她和三十二一样,都是没有实体的妖,所以小白阿龙江菲菲是看不见的,我和白志新能感觉的到,刘耀则是挑了挑眉,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

和自己朋友们在一块,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往年我和阿龙过年关的时候,无非是买点酒菜,再忙忙活活的包顿饺子,就算是完事了。

说实话,挺凄凉的。

可今年不一样,今年有小白三人,外加上江菲菲的加入,屋子里热闹了很多,一眨眼,天色见黑,晚上八点多了。

小白阿龙江菲菲不跟我们去坟地,便和面包饺子,看起了春晚来。

而我和白志新刘耀,则去卧室收拾了一下,拿上响马鞭、引路灯笼和香烛供品,准备出发。

前文中跟您各位断断续续讲过很多关于收池人的故事,包括收和池的概念,这里就借此机会,稍微讲讲,坟地收魂的细节吧。

先说说收池录,如今的我道行没长多少,书却能读的通透了,简单来说,收池录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酿、符、咒。

酿,指的是池中之水的酿造方式,符,指的是收池五符,震开调破法,咒,就是我曾经提到过一嘴的收池口诀了。

按照老姜头的描述,收池人在年三十的夜里,拿上引路灯笼、响马鞭和香烛供品去坟地,画上保命阵,在其中循环默念收池口诀催动引路灯笼,就可以随机把自己送到阴间的某个地方去,从而和当地的恶鬼游魂沟通提问,分辨善恶,最终用池中之水净化,再将其纳入收池堂单,这便是自己的仙了。

不过,这个活是很危险的,首先是默念收池口诀,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吸引坟地附近的孤魂野鬼,到时候会来阻拦,一定要心理素质强大,不被吓到,否则就免不了一场苦战,输了的话直接给野鬼们当夜宵,也不用回来了。

其次,到了阴间以后,保命阵还是会存在的,不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绝不能离开保命阵,要是有冤死亡魂想要吃收池人,还得及时扬鞭吓退他们,为自己争取一个生存环境。

这就是收池人会没落的最根本原因,哪怕没有老姜头败坏收池人名声,在我看来,它也会消失在历史之中。

毕竟,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才辈死在了十六岁那年上山收魂的过程中,每死一人,就意味着师父在前面那些年来的苦心教导付之东流,光是老姜头这,就死了两个徒弟,更别说其他本事没有老姜头这么高的收池人了。

书归正传,晚上十一点,刘耀开车带我们来到了距离奉北十五公里开外的一处公墓旁,算是成功把我送到了地方。

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因为奉北附近根本就没有坟山乱葬岗之类的地,二则是因为收池人要的只是个阴气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墓既可以满足要求,也没有乱葬岗那样来的吓人。

不知您各位有没有同感,小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坟地上坟,左一个小土包右一个小土包的,很吓人,可长大以后住进城里了,去公墓祭奠旧人,看着那些整整齐齐的墓碑,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只会觉得庄严,或者沉重,却没怎么害怕。

真是不知道啊,是科技促使进步,还是成长改变了我们的心境。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一个小时过后,我和刘耀从车上下来,还带上了我该带的东西,奔着公墓大门口走了过去。

起初,守公墓的老大爷不太同意我们瞎往里闯,结果刘耀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说我们是过来烧纸的。

一听这话,那老大爷更不同意了,大年三十去公墓烧纸,这不是闹着玩呢么?

可奈何老大爷遇见的是刘耀,只见他一摸兜,转手就给老大爷手里塞了两张百元大钞,那大爷乐了,二话不说就让开了路,放我们进去。

“老林,接下来的事,你自己心里有数,去做吧,我和老白都在车上等你!”

我轻拍了两下刘耀肩膀,就算他今天刚把阿龙亲妈给干碎了,却依旧不耽误我对他改观不少,不由得道了声谢:“刘耀,谢谢了,回头我开完堂,请你们几个喝酒!”

“哈哈哈,好,对了,你先把引路灯笼点着了再往里进,这公墓里真家伙不少,还有只不弱的,小心些!”

我点了点头,蹲下身点着了我的老搭档引路灯笼,整理一下背包,孤身进了公墓。

x3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